“水滸反腐”玩的不過是“拉郎配”

時間:2011-07-26 13:50   來源:台灣網

  針對水滸文化的反腐內涵,山東省梁山縣進行深挖整理,提煉總結,日前在此基礎上建成國內首個“水滸特色”廉政教育基地。(7月25日人民日報)

  不愧是中國四大古典名著,其文化內涵果然廣博精深,一部《水滸傳》也能夠被後人挖掘出反腐的時代內涵來。如果施耐庵老先生泉下有知,得知自己的作品能夠在反腐方面做出貢獻,定然會含笑九泉。魯迅先生在談到《紅樓夢》時説道:“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梁山縣的領導究竟有沒有真的在《水滸傳》中看到反腐,這還真不好輕易下結論。

  《水滸傳》的故事家喻戶曉,書中揭露了北宋末年官場的種種腐敗現狀,例如賣官鬻爵、徇私枉法、欺上瞞下等等。但是,《水滸傳》畢竟不是《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其內容和主旨顯然不止於此。施耐庵是想通過水泊梁山的故事,揭示農民起義常常遭遇的悲劇,並進而探討興衰治亂之道。梁山當地的水滸文化研究專家進行整理,形成了反腐“18招”,包括“威武不屈、以身作則”等。這種試圖將水滸故事改造成廉政教材的做法,難免給人一種牽強附會、生拉硬拽的感覺。頗為諷刺的是,響噹噹的梁山好漢最終依然難以逃脫被招安的宿命,曲終人散人離別。

  從古典文學中汲取智慧,深刻認識反腐倡廉的必要性和緊迫性,這本無可厚非。不過,建立水滸特色反腐倡廉教育基地,打造所謂的文化品牌,這就有點不靠譜了。反腐敗是一項事關國家興旺發達的嚴肅之事,如果出現娛樂化庸俗化的苗頭,只會適得其反。在名人故里爭奪戰愈演愈烈的今天,公眾有理由質疑相關部門是否“醉翁之意不在酒”,試圖借反腐推銷“梁山”。據介紹,梁山縣已有近2000余名黨員幹部分期分批來基地接受教育,起到了良好的警示教育作用。究竟效果如果,這本身很難準確評定,因為測的是心而不是體溫。其實,如今旁逸斜出式的反腐辦法多了去了,情婦反腐、小偷反腐、香煙反腐、日記反腐……梁山縣“古為今用”的做法有新意,但絕不是反腐的陽光大道,屬於“非主流”一類。水滸英雄確實反腐,人家對貪官污吏動不動就是“白刀子進紅刀子出”,這種“替天行道”的做法顯然不夠和諧。

  梁山是《水滸傳》故事的核心發源地,水滸文化底蘊豐厚。但反腐有賴法治,靠的是制度建設和權力監管,如民眾公認可行的“官員財産公示制度、還權於民”等等。(台灣網網友:雷志華)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