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潔儀輸了也是贏家 回鍋肉回到好鍋就值

時間:2015-01-12 09:04   來源:京華時報

  上週五,《我是歌手》和《中國好歌曲》都進入了新一季的第二期。節目雖然只有兩個小時,但作為娛樂話題的延伸卻來到了新的一週,至少在本週五新一期節目播出前,上周的話題還將一直熱議下去。

  上一期《我是歌手》最具爭議的結果,就是新加坡國寶歌手陳潔儀在兩輪過後就被刷。這個結果的出爐,帶動的也是整個內幕和吐槽産業。歌迷為陳潔儀打抱不平,各種內幕帝則紛紛曝出真真假假的內情。已經被各種選秀節目煉就一雙火眼金睛的觀眾,更是以多年來形成的欣賞邏輯,照例抨擊節目組的“胡作非為”。

  當然,更多的人終究只是場外的看客,看到的是經過後期過濾過的電視版本。就像其中一位參加現場錄製並在賽後撰寫評論的媒體人士所説的那樣,陳潔儀之所以被淘汰,是因為在第二場比賽中,幾乎全場都不在一個調上,以至於讓很多現場記者都聽得“心如刀割”。之所以在電視上沒有呈現這種失態,還是在於節目組後期的修復技術。所以,真相永遠只是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的。

  陳潔儀的感性和細膩,固然是歌迷傾心於她的理由,但不得不説,作為來自東南亞地區的歌手,陳潔儀,包括大部分港臺歌手也一樣,都是屬於那種錄音型而非現場型的歌手。所以在參加《我是歌手》這種真人真聲的PK節目時,和孫楠、韓紅等純唱將級的歌手相比,確實沒有任何優勢。要不是湖南衛視後期修音技術的“搗亂”,這種優劣對比可能會更明顯。所以,陳潔儀被淘汰而引起爭議,其實一切的源頭就是這是個節目而不是真的比賽!節目組如果想讓爭議建立在一個更客觀的環境裏,一是請所有的電視觀眾,都能現場體驗一把《我是歌手》的錄製;二就是不用修音的方式,還原現場的真實。前一點,根本沒辦法做到,後一點卻是能做到卻不可能做。

  但沒有人是輸家,你以為陳潔儀被淘汰就是失敗者?通過《我是歌手》這個節目,陳潔儀這個名字,早已經成為又一個熱門的關鍵詞,她的老唱片紛紛重新上架,關於她的情史和歷史也都紛紛被重新八卦。在《我是歌手》這樣的舞臺,其實沒有誰是輸家。尤其對那些人氣還不夠高,或者已經過氣一段時間的歌手來講,能上節目就已經是贏家。

  同樣的,還有參加第一期《中國好歌曲》的趙牧陽,從節目播出前百度百科寥寥數字的簡介,到節目播出後條目詳細的資料,這就是選秀節目的效應。而在第二期《中國好歌曲》亮相的劉雨潼,也因為天后王菲在微博的點讚,以及隨後舒淇等明星的轉發,一時間成為網路熱搜詞。至於他是不是回鍋肉,其實並不重要。為什麼回鍋?就是因為之前還不夠紅。這一點,還適用於曾經很紅但如今不紅的羅中旭,後者同樣參加了《中國好歌曲》,雖然是頭一次但同樣算是回鍋肉,而且是從大牌歌手回到選秀這個鍋裏。

  這麼多年的選秀節目,實際上早已經挖掘出了現階段有潛力的新人和準新人,鍋多肉少的局面將長期存在,其實肉也一直在尋找適合自己的鍋。上周的劉雨潼,無疑找對了《中國好歌曲》這口鍋。讓王菲點讚,讓自己的好音樂被發現,鍋好才是真的好! (愛地人)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