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衛用“剪法”令宗師推陳出新

時間:2015-01-12 08:45   來源:新京報

  《一代宗師》在王家衛和徐皓峰的“差異性合作”中走向一種可以被無限解讀的可能,事實上這部電影完成了對很多觀眾的“啟迪”。

  時隔兩年,《一代宗師》以“3D版”的身份重新進入電影院,觀眾開始一場名為“找不同”的遊戲,對內地公映版和3D版逐一比較,進而得出結論:原來是從宮二傳變成了葉問傳。暫且對電影轉制3D的行為是否妥當按下不表,光説“宗師”亮相至今已有內地版、國際版和北美版幾個版本,如今的3D版(以北美版為基礎轉制的)同樣讓人新奇、興趣盎然。

  王家衛拍電影是一個開放的過程,他喜歡嘗試各種各樣的可能性。像做大衣的那場戲,他不但拍了葉問給張永成做豹紋的情節,也拍了張永成給葉問做大衣的情節。反反覆復之間,他追求一種互文性,這讓他的電影呈現出各種潛在的意義。同樣幾個版本中,趙本山扮演的丁連山不斷變換著身份,時而是中華武士會元老,時而是太極門高手。宮二退戒指的一場戲裏出現一個剪影的神秘人,這個角色忽而是張智霖忽而是張震,新版彩蛋裏更成了梁朝偉——反正是真亦假時假亦真,看王家衛的電影,任何嚴密的邏輯都是失語的。

  因此《一代宗師3D》是一部剪出來的“全新”電影,腦殘粉們趨之若鶩,不僅是因為有更多新料爆出,更多的則是這個版本能讓觀眾更好地看懂和理解整個故事的背景及人物性格。倘若兩年前的版本是一種“不明覺厲”的朦朧認識,新版就是一種“久別的重逢”,令人備感親切。想起兩年前的那場輿論大戰,大概是因為素材裝配的本身,在這個問題上,王家衛本人也承認是匆忙剪輯上映。所以無論如何捧和殺,人們總會在一個層次達成共識,那就是這部電影的素材實在強大。

  假如王家衛的美學是把傳統的流氓文化進行最高雅包裝的話,那麼徐皓峰(編劇)就有點正襟危坐的傾向。裏子和面子的關係處理得好不好,要看成片衡量。港版《一代宗師》實際不差,觀眾略有微詞之處不外乎是過於明顯地漏了一點裏子,美版則旨在除盡紕漏,讓觀眾看到了那個熟悉的王家衛。這一切都依賴於剪輯上量體裁衣。相對於兩年前來説,張叔平明顯剪得更狠了,這是王家衛的風格,折磨得你死去活來,最後也可能剪得你一刀不剩。他從來不是中庸的人,這也是緣何他能在多年裏保持自己最高的美學水準。

  在《一代宗師》裏,徐皓峰做的是加法,王家衛做的是“剪法”。徐皓峰依靠自己浩瀚的武學、哲學和歷史背景打造了民國武林的血骨,而王家衛如同庖丁解牛,將之雕飾成不同形狀的藝術品。這也是港版和美版的兩個不同樣貌。事實上港版的意境同樣很高,只是那種強烈“錯接”營造的時空交錯相對於這種唯美風格的表述來説有點過於先鋒了,你只能看見意,看不見招。在重新剪輯的美版中,則可以清楚看見王家衛和徐皓峰是怎麼出招的。

  徐皓峰在構思整個劇本的過程中幾乎植入了他的幾部武俠小説《武士會》、《道士下山》和《大日檀城》的精華,但這不等於一朝用盡,在徐皓峰那裏,這些概念和意義可以被無限解讀、反覆生成。僅看那些妙筆生花的金句,我們就可以看到整部電影的內核已經被引向了徐皓峰“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的至高詢問,也讓這部電影在擁有強烈時代感的基礎上拔高了境界。於是《一代宗師》在王家衛和徐皓峰的“差異性合作”中走向一種可以被無限解讀的可能,事實上這部電影完成了對很多觀眾的“啟迪”,兩年之間,正是因為對它不停地闡釋和思考,很多人終於在今天達成了一致的口徑:看懂了電影,也看見了自己。作為這個時代傑出的華語電影,《一代宗師》能到這個層次,已然可以用本雅明最推崇的“光暈”二字來形容了。(灰狼 影評人)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