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宗師》,王家衛的“六十四手”

時間:2013-01-17 15:52   來源:新京報

  王家衛的電影是散文式的。他的氣韻流通處,就是他的神所在。看這個電影只感覺銀幕之後有一隻手,王家衛氣息的手,“但以眾香令諸天人得入律行”,牢牢地把控住了整個場面。

  基督和佛陀同樣偉大,卻從來不同。

  在電影界,我一直認為有兩類好導演值得點評,第一類導演中規中矩,他們是現實主義的。這類導演可以把一個故事講得神完氣足、高潮疊起,寫人性纖毫畢現、拳拳到肉,中國第五代以前的好導演基本如是,陳可辛、陳凱歌、許鞍華也是此類。另一類導演,以自我風格取勝,觀影時被他的氣場籠罩,任何故事他都有一番詮釋方式,他們是個性的,他會把自己的氣息注入作品,並重重打上自己的標簽,像是燒一爐哥窯的瓷器。如李安的隱忍節制、蔡明亮的疏離、王家衛處理所有故事情調的曖昧不明。

  第一類導演拍出人生的底子,第二類導演在人生的底子上繡花、唱歌、嘆息。他們可以把同樣的題材和故事做到完全不同,卻更詩意和飛揚。王家衛屬於後者。

  王家衛説:“什麼是功夫?功夫就是時間。”《一代宗師》從構思到成片,用了十三年,拜訪一百多位武林門派傳人。他懷胎十月,卻怕一朝分娩。

  整部電影牽扯的人物不少,結構卻獨有一功。葉問起,葉問落,葉問的戲卻不是濃墨重彩。葉問只是一根主線的側寫。主線的正寫,卻還有一個宮二小姐。如果把電影裏的章子怡部分摘出來,單單拍一個《宮若梅傳》,那也只不過是為電影史上增加一版無驚無奇、平庸無極的女版《葉問》。葉問、宮二小姐之外,驚嘆還有一線天。寫文章的人都知道,這仿佛寫文章時忽然宕開一筆,使人神為之馳,心為之蕩,仿佛是讓你看一下,“武林中不僅僅只有一種樹,還有別的樹。”

  這便是王家衛電影的高妙處。正如《阿飛正傳》的結尾,一直不出現在電影裏的梁朝偉,忽然坐在樓上梳頭髮,演了三分鐘,整個電影結束了。可你不覺得是剪錯了片子。他的氣韻是合的。

  記得胡蘭成在《民國女子》裏寫作文之法,他説:“我是受過思想訓練的人,對凡百東西皆要在理論上通過了才能承認。我給愛玲看我的論文,她卻説這樣體系嚴密,不如解散的好,我亦果然把來解散了,驅使萬物如軍隊,原來不如讓萬物解甲歸田,一路有言笑。”

  王家衛的《一代宗師》,寫三個宗師及各門派,以及那個時代,亦是這樣“讓萬物解甲歸田,一路有言笑”。他的電影是散文式的。他的氣韻流通處,就是他的神所在。看這個電影只感覺銀幕之後有一隻手,王家衛氣息的手,“但以眾香令諸天人得入律行”,牢牢地把控住了整個場面。開場的那場雨中對決,據説拍了超過三十天才拍好。宮二小姐與馬三火車站的對決,用了兩個半月。那武功的一點一滴、淋漓盡致、慢鏡頭和迅疾的拳法,美好得令人目不暇接。整場戲打完,葉問還戴著禮帽,未曾有一絲傾斜。他是在享受一場“遊戲”?王家衛的氣息同樣領導了演員的表演,梁朝偉真是頂天立地,我至今難忘他在接過宮二小姐的首飾盒之後,在門口拐角的那一個回頭。那個表情像蒙娜麗莎的微笑一樣難以解讀,卻意味深長。他沒有爆發過,全靠細微表情和眼神演戲。

  章子怡在這齣戲裏能演出內心暗涌、表面卻水波不興,堪稱驚艷。後半部她的眼神堅毅黯淡,我想,她因為王家衛,不再是花旦,而成了大青衣。張震的表演引而不發。趙本山也是,如果你可以清空你腦中根深蒂固的他的小品形象,則丁連山作為背景人物,幾乎盤活整齣戲。他拉滿了弓,卻沒有射出箭。

  電影的配樂也精彩、精緻。王家衛的電影中多次使用京戲、粵劇、老歌曲的元素來表現時代。宮寶森在金樓端坐,樓下的女老生唱的是《四郎探母》“楊延輝坐宮院自思自嘆”,唱的是心中憂愁。梅林茂為葉問和宮二小姐打鬥前的配樂命名為《其後》……

  《一代宗師》的最後,隨著二小姐宮若梅的抽煙片病逝,宮家千變萬化,神出鬼沒的八卦掌六十四手也失傳了。若拍電影也是拳法,王家衛經過了那麼多年潛心閉關,他的六十四手卻還在。

  這是一個拍出了《重慶森林》《花樣年華》《春光乍泄》《東邪西毒》的導演,他把結實的武林故事打成一段一段,終於留下了他的氣息。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