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青年看醉了普通青年看睡了

時間:2013-01-11 14:03   來源:新民晚報

  宗師歸來,“墨鏡王”自嘲:“人還是那個人,只是多了很多皺紋,因為白山黑水走多了。”王家衛多了皺紋,他的電影也多了是非。《一代宗師》上映後口碑迅速形成兩極分化,雖説大部分都是力挺王家衛的,但評價極低者也至少有個二成左右。正所謂“文藝青年看醉了,普通青年看睡了”。

  功夫出色表演真實

  在華語電影歷史上武俠片、功夫片這一類型源遠流長,也有很多以此出名,甚至成為一代經典的,如胡金銓、張徹等大師。但近十數年來,能把功夫片拍出新意、美感的,卻往往是那些讓你感到意外的面孔,比如李安和王家衛。李安的《臥虎藏龍》令世界影壇見識中華武術的禪意之美之後,這一類型片層出不窮,卻“千功一面”。王家衛的《一代宗師》不吊威亞,招式淩厲,追求真實。演員打鬥時拳腳、步伐的微變纖毫畢露,各派功夫的特色明顯,武林規矩森然。另外,王家衛的鏡頭更賦予中國功夫一種時間與空間的詩意,孤燈、閣樓、旗袍依舊,冷雨飛雪為媒、人生百態為料。以影片開場,梁朝偉雨中以一對十為例,水滴隨著拳勢而走,功夫仿佛一曲探戈,盡顯中國功夫之美。

  對於《一代宗師》的武打部分,是雙方爭論最少的部分,而王家衛把打戲基本集中在前半段,文藝青年和普通青年基本都看得“高興”,絕大部分給出了好評。某知名編劇在觀影后第一時間微博熱捧其為“功夫片教科書”。

  畫面唯美金句不斷

  王家衛和梁朝偉的組合在過去20餘年中俘獲了幾代女性觀眾的芳心,唯其能用鏡頭捕捉眼角眉梢間不經意流露的微妙曖昧。片中打鬥時,梁朝偉與章子怡四目相對,擦身而過,已預示這段有緣無分的感情一旦錯過便是咫尺天涯。如果説,在小餛飩攤子昏黃的燈光中,張曼玉身著旗袍一遍遍走過青石板鋪就的河邊臺階,《花樣年華》把舊中國城市女性慾説還休的心理表現得如此通透,那麼王家衛這次則讓觀眾回到了民國武林那個只能遙想的年代。

  整部電影絕美的畫面和全片不斷涌現的金句,足以讓人忽略其餘。比如,“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其殺渴程度絕對不遜於《重慶森林》,直接有網友口占打油詩伺候,“畫面如詩,直接壁紙。句句是詞,小本狂記。”更何況在影片的後半部分,王家衛本能地從功夫片轉向為愛情片。有了民國懷舊的底子以及男女癡纏的刻骨,懷揣一腔文藝的王家衛又回來了,文藝青年想不醉都不行。

  形式老舊劇情破碎

  《一代宗師》裏,也有不少令人失望的東西。如不贅述王家衛的一貫風格,這讓人等待八年的作品,並沒有驚艷到令人拍案叫絕的程度。例如形式上的老套陳舊,例如劇情線的支離破碎。最後的電影哲學歸結到“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的佛光燈影中,如此的人生表達,對於等待多時的觀眾,是遠遠不夠的。

  王家衛是一個借助光影來傳遞思考的導演,對已逝時光的眷戀,對過往生活的感悟,都是他永恒的電影主題。他在自己每部影片中都做著這些事,《旺角卡門》《春光乍泄》《重慶森林》《東邪西毒》《花樣年華》《2046》。一萬次的重復變成了堅持和風格,但我們也不能不承認,王家衛在《一代宗師》內的堅持,那些慢搖、空鏡、閃回、特寫、音樂、濾鏡,以及那些曖昧的氛圍、警句般的對白,都不過是在重復著自己。換一種風格的懷舊依然是懷舊,沒有創新,也就無從超越。

  面對質疑,王家衛説,這部電影的主角不是“宗師”,而是“時間”,但“時間”這種抽象的概念可以放諸四海之片而皆準。如果説《一代宗師》的主角是“情”,是“悟”,是“生”,也未嘗不可。抽象的概念作為一種觀者感悟,永遠無法超越電影主體。對一件藝術品來説,抽象應該是具象的某種昇華,例如李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就很好地詮釋了這一點。跳脫了具象直接奔抽象而去,難免落入本末倒置的嫌疑。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