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不知道的孫悟空
1.孫悟空為什麼姓孫?
大家一定都在電視里看到了,孫悟空當了美猴王之後漂洋過海去尋長生不老的方法,一路辛苦找到了菩提祖師的門下。菩提祖師問悟空姓什麼,得知他無名無姓後說:“我看你相貌舉止像個猢猻,那就姓孫。”為什麼像個猢猻他不姓胡呢?在《西遊記》的第一回中,菩提祖師本想讓悟空姓胡的,但考慮到,“‘猢’去了獸部是‘胡’”,“胡”字由“古”“ 月”組成,“古者,老也;月者,陰也。老陰不能化育。”所以才讓悟空姓“孫”。“ 猻”去了獸部是“孫”,菩提祖師說,“孫”由“子”和“係”組成,“子者男也,係者嬰細也”,這兩個字組合起來正是“嬰兒”之意,故讓他姓孫。至于“悟”,是菩提祖師門下有十二個字,分派起名,而排到猴子這里恰是“悟”字。故,祖師給他起法名,孫悟空。孫悟空對自己的名字也頗為在意。“行者”是唐僧給他起的。第二十二回中,他告訴別人,他是“東土大唐駕下禦弟三藏法師的徒弟,齊天大聖孫悟空行者。”
2.是金箍棒找的孫悟空還是孫悟空找的金箍棒?
電視劇里,龍王不願意讓孫悟空拿走他的定海神針。但在《西遊記》第三回中,其實是龍婆、龍女主動提醒龍王,那塊“神針鐵”“這幾日霞光艷艷,瑞氣升騰”,估計是和悟空的到來有關。悟空要拿走“神針鐵”時,龍王並未不舍。
3.孫悟空在五行山下吃什麼、喝什麼?
第七回中交代,孫悟空餓了吃鐵丸子,渴了喝融化的銅汁。
4.孫悟空也會罵唐僧
別以為只有唐僧會罵悟空是“潑猴”,悟空也不是好惹的。第十六回中,唐僧的馬被吃了,唐僧淚如雨下。孫悟空喊道:“師傅莫要這等膿包行嗎?”見唐僧仍哭泣不止,悟空“喊如雷道”:“你忒不濟!不濟!”第二十五回中,悟空怕飯不夠吃,對八戒說:“且讓老和尚吃飽,我們前邊大人家,再化些吃吧。”第二十八回中,唐僧非說白骨精變成的女子是好人,悟空說唐僧動了凡心,並張羅說:“叫八戒伐幾棵樹來,沙僧尋些草來,我做木匠,就在這里搭個窩棚,你與他遠方成事,我們大家散了,卻不是件事業?”
5.孫悟空吃過人
第二十八回中,孫悟空自言:“老孫在水簾洞做妖魔時,若想人肉吃,便是這等:或變金銀,或變莊臺,或變醉人,或變女色。有那癡心的,愛上我,我就迷他到洞里,盡意隨心,或蒸或煮受用;吃不了,還要曬幹了防天陰哩!”
6.孫悟空也會哭
原著中,多次提到孫悟空垂淚。比如第四十三回中,被紅孩兒三昧真火打退的悟空“止不住淚滴腮邊”。 在途經假雷音寺唐僧遭難之際,孫悟空曾”仰面朝天望,悲嗟忽失聲“;搬來救兵後也曾自愧滴淚,營救不得後更是“悵望悲啼”。
你可能不知道的八戒
1.八戒名字何來?
在從觀音菩薩那里領受保護取經人的任務後,菩薩給他起了個法名叫悟能,同時告訴他,在等候取經人的過程中要斷了五葷三厭。唐僧根據他不吃五葷三厭,遂給他起了個 “八戒”的名字。
2.八戒很有心,嘴甜得很
千萬別以為豬八戒傻乎乎的,其實他一點兒都不傻,而且很會說話。有時候遇到了困難,比如唐僧被妖怪抓走了,豬八戒第一個張羅要分家散夥。但在第二十一回中,當唐僧質疑豬八戒的取經決心時,八戒對唐僧說:“我受了菩薩的戒行,又承師父憐憫,情願要伏侍師父往西天去,誓無退悔,這叫恨苦修行。”還是在這一回,聽到唐僧怪他模樣醜嚇到了別人,八戒說:“不瞞師父說,老豬自從跟了你,這些時俊了許多哩。”第二十三回中,剛剛歸入唐僧門下不久的豬八戒看到孫悟空要去請觀音菩薩幫忙降妖,便說:“師兄,你去時,千萬與我上復一聲:向日多承指教。”見到菩薩派來的木叉,又托他向菩薩說:“這一向在途中奔碌,未及致謝。”孫悟空因三打白骨精被唐僧趕走之後,豬八戒擔重任去化緣。當唐僧問他哪里去化緣的時候,八戒說:“莫管,我這一去,鑽冰取火尋齋至,壓雪求油化飯來。”結果呢,他沒走出多遠就偷懶睡著了。
3.八戒也很幽默
第二十二回中,孫悟空大戰黃風怪,眼睛被黃沙迷了。到一處人家求住,在上了眼藥後,看到悟空閉著眼睛亂摸,八戒嘲笑他是盲人,問他:“先生,你的明杖呢?”第二十六回中,鎮元大仙要將抓回的師徒四人投入油鍋。動手前,先用布將師徒四人裹了起來。八戒告訴大仙:“先生,上頭倒不打緊,只是下面還留孔兒,我們好出恭。”第二十七回中,見到福祿壽三星,八戒把帽子扣在壽星頭上稱“加官進祿”,到福星身上亂摸討果子吃,稱“番番是福”,被唐僧罵了攆出門去,臨走前轉過頭來盯著福星眼睛發狠,稱“回頭望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