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種説法:中國近幾年來上漲最快的是什麼?不是股市,不是房價,也不是油價、金價等等——答案是:演員片酬!
對此,導演張紀中做過印證。張導説,他捧紅的許多演員,現在他也請不起了。一部投資三四千萬元的電視劇,只要請兩個當紅演員,就要支付約兩千萬元的片酬。由此,剩下的製作費必然捉襟見肘。新版《西遊記》之所以被認為“雷”人、製作粗糙,據説也與經費緊缺有關。張紀中希望演員在索要片酬時悠著點,可有幾個演員會理這個茬兒?
與此相對應的是,內地拍攝的影視劇中,越來越多地出現了港臺演員的身影。一些港臺演員乾脆在內地買房置地,將事業的重心轉移到內地。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內地的片酬高、要求卻較低,港臺則相反。比如,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VB)旗下的藝人,經常要連軸拍戲,片酬並不豐厚。反觀內地,演員片酬上漲如芝麻開花節節高,而且一些演員有點小名氣就敢擺架子、耍大牌。內地的導演與製片人願意用港臺演員,一是因為他們的片酬比內地的演員低,二是港臺演員職業素養較高、拍戲敬業認真。
有人説,給多少片酬是投資方與演員之間的願打願挨。問題果真如此簡單嗎?説到底,電視劇最終要賣給電視臺。電視臺花大價錢買了播映權,必然要靠多賣廣告才能撈回成本、多賺收益。由此,觀眾不得不看更多的廣告。大做廣告的商家又會將廣告費攤入到産品的成本中,最終還是要由消費者埋單。都説羊毛出在羊身上,面對上述“食物鏈”,演員的高片酬還真不是只與投資方有關,甚至還與廣電總局禁止電視臺在影視劇中插播廣告有聯繫。毫不誇張地説,演員片酬高歌猛進,直接或間接地涉及消費者的利益。
面對內地許多演員片酬已漲至30萬元至40萬元/集,在兩三個月的時間裏,拍一部30、40集的電視劇就能獲得千萬元以上的收入,恐怕許多草根兒會驚訝地説不出話來。是的,這就是社會巨大的貧富差異的現實體現。一面是演員索要高片酬時的沒得商量,另一面是草根兒漲薪的難上加難,縮小收入差距、減少馬太效應的工作任重道遠。
遏制影視明星漫天要價,需要觀眾的理智與用腳投票。事實上,當紅明星拍出爛片屢見不鮮,一年要拍多部影視劇,怎麼可能保證在每部戲中都全情投入?另一方面,製片方同樣不能過度迷信明星效應,盲目投入也可能意味著虧損。努力篩選好劇本,選擇有潛力的新人,不僅會給熒屏注入新活力,也會給投資方帶來更高的收益回報。最後要説的是,哪個明星不是從默默無聞起步的?一些明星牛氣得找不著北,完全是被慣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