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球“單飛”一飛沖天之後,不能一飛了之

時間:2012-08-14 15:14   來源:新華社

  儘管中國金花早早從倫敦奧運會網球女單中出局,這個結果略微讓球迷失望,但中國網球已經足夠的承受能力。這一來是中國體育觀的變化,二來,變更了人才培養體系的中國網球也擁有了更多的資本。 

  單飛,單飛,中國網球依靠單飛可謂一飛沖天。但現在的疑問就是,其他所有項目都可以單飛麼?甚至網球本身,為什麼其他人就飛不出來?! 

  從吃“大鍋飯”,到自負盈虧幹“個體”,在過去的一個奧運週期內,中國女子網球選手的身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儘管在本次奧運會上,以李娜為代表的中國隊員遭遇到一定挫折,但“單飛”模式為中國網球發展帶來的動力和改變卻不容否認。然而,這種模式能否繼續複製、産生下一個“國際娜”?這種模式是否有可能在其餘領域發揚光大?這些問題都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討。 

  在溫布爾登的奧運賽場上,去年的法網冠軍李娜是最為人熟知的球星之一。儘管她最近表現低迷,卻依然享受著巨星級別的待遇。她的照片登上了官方媒體手冊,同納達爾、小威等球員齊肩;在奧運會紀念品專賣店裏,李娜的頭像也被印在了購物袋上,足見其國際地位。彭帥和鄭潔風頭不如李娜,但也屬於世界前50的精英行列,被球迷攔住拍照和索要簽名成為家常便飯。 

  中國網球選手能有今天的地位,多半要歸功於2008年底所進行的改革。那時,李娜、鄭潔和彭帥等人主動要求“斷奶”,脫離國家圈養體制,大膽走上“單飛”之路。國家體育總局為此開了綠燈,這是中國體育界迄今以來最大膽的決策之一。可喜的是,這些花朵雖然經歷了許多挫折和困難,但一路沒有凋謝,反而越開越艷麗。 

  尤其是李娜,在西方人眼中,李娜是當之無愧的國際巨星。去年李娜在羅蘭加洛斯獲得冠軍之後,西方媒體甚至認為世界網球的格局從此要發生改變。李娜成為中國體育新名片,其影響力甚至要超過曾在NBA打球的姚明和男子110米欄的奧運冠軍劉翔,因為同籃球和110米欄相比,網球才算世界範圍內的主流項目。 

編輯:陳睿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