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執政滿6年 老蘇又在卡小英?(5/19—25)

時間:2014-05-26 07:17   來源:台灣網

  上周,馬英九執政屆滿6週年,如何在今後的兩年“聚氣”,成為島內期許。即將卸任的民進黨主席蘇貞昌突然拋出“修憲”議題,似乎無拱手讓座的樣子,輿論解讀:老蘇又在卡小英。臺北捷運發生大學生持刀胡亂殺人事件,輿論呼籲大家多一分關心,才能少一分危機。

  馬英九執政屆滿6週年

  5月20日,馬英九執政屆滿6週年;過去兩年,馬英九當局連連遭遇政治風暴衝擊,民氣折、形象傷,“九趴總統”之譏如影隨形。臺灣《聯合報》20日社論指出,作為歷來最愛惜羽毛的臺灣地區領導人,卻落得民間怨聲有加、施政處處碰壁的窘境,比對其間因果,可以找到清晰線索:馬英九過度在乎“個人形象”的心態,令其施政時謹小慎微,拘泥于既有陳規的條條框框,而忽略了要如何機動切入社會時勢的變化、隨時捕捉善變不拘的人心。

  《聯合報》社論認為,如果馬英九將個人榮辱放到一旁,認真傾聽臺灣社會各界的聲音,並努力作出響應而不是辯解,他也許會發現人心和社會脈動並不是那麼無法捉摸。不論陳水扁做過什麼,他最後的蓋棺論定就只是“貪瀆”二字;而馬英九若不願自己的8年治理以“無能”作收,他必須拿出一些能打動人心的有效作為。

  臺灣《工商時報》20日社論指出,馬英九已經完成第6年的任期,開始進入最後的兩年衝刺。此時此刻,我們期許馬當局及其執政團隊,能夠在最後的兩年蓄集旺盛的人氣,以更寬擴的襟懷,接納各方紛雜的意見,放下過去一年的不快與挫折,努力完成臺灣前進的重要目標。馬英九最後的兩年任期,仍然可以期待。

  老蘇又在卡小英?

  25日晚,民進黨公佈第15屆黨主席選舉結果,由蔡英文勝出,得票率93.71%。民進黨主席蘇貞昌任期將屆滿,卻似乎無拱手讓座的樣子,反而如同政治過動兒,繼拋出黨務改革案、“核四公投凍結案”後,又提出“憲政”改造議題,而且還與“獨派”不同調。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24日指出,蘇貞昌的“憲改”方案,簡單説就是不觸及可能引發“統獨”爭議的任何敏感議題, 集中在“雙首長制”改為“內閣制”、“國會”席次改為三百、五權分工改為三權分立等政府體制層面,跟陳水扁當年走“臺獨”路線的“制憲正名”有別。接近綠營的人士認為,蘇貞昌此舉是一石二鳥之計,未來“修憲”如果真如蘇貞昌主張的“內閣制”,民進黨將可透過選舉、結盟等方式,取得“立法院”多數乃至過半席次“組閣”,而他也有機會再造熱帶氣旋,重返權力中樞,被外界視為針對蔡英文而來的。但蔡英文一心問鼎2016大位,豈容民選“總統”權力減縮?這也就是為什麼蔡英文對“憲改”方向會與蘇貞昌淪為各自表述的尷尬場面。蔡英文入主民進黨中央後,究竟是所謂的蘇規蔡隨,還是蘇貞昌卸任前的費心鋪陳,只不過是小英口中的參考意見而已,她未來仍會另起爐灶,就能看出一二了。畢竟,時間是最好的答案!

  臺灣《新生報》24日社論指出,蘇貞昌卸任前提出“國會議員加倍”主張,引來朝野一片撻伐之聲,尤其是民進黨內部炮聲隆隆,可以證實蘇貞昌下錯指導棋。在一般民眾印象裏,“立法院”是臺灣最亂的場所,納稅人用如此龐大經費供養這樣多“只會鬧事,不肯做事”的民代,又有什麼意義?蘇主席高唱“名額加倍”,人民卻大喊“減半,再減半”。蘇主席一片苦心,可以理解;但,“立委”在精,不在多;在實,不在虛;人多口雜,整天喋喋不休,又有什麼用?

  臺北捷運血案

  臺北捷運5月21日發生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兇殺案,一名大二男生鄭捷酒後拿兩把長刀,在捷運車廂內見人就砍,造成4死21傷。

  美國《世界日報》22日社論指出:這種犯罪模式和手法,與美國近年常見的戲院槍支掃射、校園濫殺,造成大規模死傷無異。讓人驚嘆臺灣近年很多事常落後國際潮流,所謂被邊緣化,沒想到這種變態型犯罪卻“跟上時代”,讓臺灣治安良好的聲譽瞬間破功。整個不幸事件是臺灣公民社會的新挫折,雖然個案不宜無限放大,但社會陰暗角落類似病態者一定有,模倣和跟隨者都須提防。

  臺灣《聯合報》22日指出,此次鄭姓學生捷運殺人前已在臉書揭露砍人意念,亦向友人表達類似攻擊想法,甚至還有人主動通知學校趕緊介入處理。因此,並非毫無預兆。身處現代高壓社會,人人都應提高警覺,時時留意週遭人等的心理狀態與行為舉止,提高敏感度與相關知能,方能有效預防危機事件。不論是自我傷害、家庭暴力,或是校園霸淩、恐怖攻擊,唯有多一分關心,才能少一分危機。(台灣網 趙靜)

更多七日視點《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