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高票連任 民進黨難以“解獨”(7/15—28)

時間:2013-07-29 07:53   來源:台灣網

  這兩周的臺灣,馬英九連任國民黨主席、民進黨召開第二場“華山會議”討論“如何處理九二共識”,以及由臺灣新版高中歷史教科書引發的“日據”、“日治”之爭,都是備受關注的熱點話題。

  大陸游客赴臺遊5週年

  7月18日,是大陸游客赴臺遊啟動5週年的日子。人民日報海外版17日發文説,開放大陸居民赴臺遊是一個經典的社會學案例:兩岸隔絕50年,人為的政治操作種下太多誤解和成見,但民眾有朝一日對面相逢,卻可以迅速拋開政治語言,重拾樸素情感,兩岸旅遊當前的狀態“就像八九點鐘的太陽”,前景光明。

  香港《大公報》19日指出,開放陸客赴臺遊,增進了兩岸同胞感情,拉近了兩岸民眾心與心的距離,有利於促進兩岸旅遊業和經濟共同繁榮進步,有利於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符合兩岸同胞的共同意願。

  馬英九連任國民黨主席

  7月20日,國民黨日前舉行了4年一度的黨主席換屆選舉,儘管外界傳出不少雜音,馬英九仍以超過9成的得票率順利連任。但仍有島內媒體不客氣地斷言:如果馬英九思維不變,這次連任對臺灣、對國民黨都不會有任何“積極正面”的改變。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21日指出,從正面看,連任黨主席將可確保馬英九在剩餘的兩年多任期中,持續黨政一元領導,既可避免提前跛腳,也有利於以黨輔政、黨政密合、持續改革。但挑戰也紛至遝來,如何因應,不僅考驗他的政治智慧,也將決定他的歷史定位和2016年的政權歸屬。

  香港《大公報》22日指出,這原本應該是馬英九歷年選舉中最輕鬆的一次,沒有競爭對手,躺著也能選上,但這反而是其壓力所在。此次馬英九連任黨魁是一舉兩得,既使自己免於提前跛腳,又可營造黨內的團結氛圍,使中生代不致于“見光死”。不過,馬英九最大的難題是明年的地方選舉,倘若戰績不妙,仍將面臨被逼宮的困境。

  民進黨如何“解獨”?

  民進黨25日召開第二場“華山會議”,除了主題“如何處理‘九二共識’”,更大膽邀請藍營的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和“亞太和平基金會”董事長趙春山與會。蘇起在引言時強調,“九二共識”的關鍵在互信而不在名詞,民進黨與其思考如何處理“九二共識”,不如思考如何建立民共互信,並建議尋求全黨“不獨共識”。

  臺灣戰略學會理事長王昆義26日發文説,近年民進黨人的兩岸觀停滯不前,這是民進黨人沒有進步,只能一直停滯不動,還是民進黨人根本不認為兩岸關係有在變動呢?重要的是蘇起拋出的那句“不獨”是否能幫民進黨“解獨”,這才是推動民進黨進步的重要“解獨”秘方。

  臺灣《旺報》26日指出,民進黨如果敢宣稱“不獨”,民共之間就可邁出交流對話的一大步,臺灣的藍綠惡鬥或許可以息止,兩岸長期的和平繁榮也可期待。但是民進黨敢放棄“臺獨”,建立“不獨共識”嗎?這的確是民進黨內部最大的挑戰,但也可能是民進黨突破現狀的最關鍵之舉。

  洪仲丘被虐死案仍在延燒

  臺灣陸軍下士洪仲丘在退伍前夕被虐死一案,這兩周仍在島內持續發酵。臺灣“國防部”就此提出第二波懲處名單,“國防部長”高華柱併為此一度請辭,7月20日更有3萬名青年在臺“國防部”前表示憤怒。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23日指出,軍隊是訓練有榮譽感、有戰力的軍人的地方,但“國防部”前表示憤怒的3萬名青年卻顯示他們來自“孤島”,而非來自於有榮譽感的軍隊。現在臺“國防部”矢志改革,但如果忘了這一點,所有的改革恐怕都會走錯方向。

  臺灣《聯合報》24日直言,該案件暴露臺軍管教心態失當、士官階層素質欠佳、危機處理能力奇差等3大內部弊病。洪案已成為衝垮臺軍形象的超級泥石流,且讓臺當局募兵工作雪上加霜。本案是否能妥善處理,給民眾一個交代,關係到臺軍方的聲譽。若能借此整頓革新、掃除敗類,洪仲丘的犧牲才可謂“死有重於泰山”。(台灣網 趙靜)

更多七日視點《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