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謝大戰“黃雀在後”“海峽組合”閃耀溫網(7/8—14)

時間:2013-07-16 15:56   來源:台灣網

  上周,兩岸政策依舊是民進黨內引人關注的焦點,“華山會議”召開,蔡英文邀請大陸學者赴臺發表主題演講,各派動作頻頻。同時,島內針對服貿協議的爭論仍舊沒有停止。大陸女將彭帥和臺灣女網好手謝淑薇搭檔的“海峽組合”在溫網中贏得比賽,獲得女子雙打冠軍金盃,寫下兩岸選手合作出擊的成功模式。颱風“蘇力”于13日登陸臺灣,嚴峻考驗臺灣防救災系統。

  “華山會議”拔劍四顧心茫然 蘇謝大戰“黃雀在後”

  繼謝長廷與中國社科院臺研所在香港合辦研討會引發外界關注之後,近日蘇貞昌與蔡英文在兩岸政策方面也動作頻頻。由民進黨主席蘇貞昌主導,舉辦時程達3個月的9場的“華山會議”能否化解黨內歧見形成共識?與此同時,民進黨前主席蔡英文亦邀請大陸專家赴臺發表專題演講,這是“小英基金會”首度邀請大陸人士面對面座談,也開啟了蔡英文與大陸的接觸。

  香港中評社9日發表文章指出,謝長廷抓緊時機點,在首場“華山會議”前到香港,開啟民進黨兩岸路線論述的鑰匙,讓民進黨兩岸政策需聚焦在謝長廷的“憲法各表”論述之下。未來“華山會議”結束之後,在謝的論述壓力與策略下,黨勢必要被迫要凝聚共識,提出具體的兩岸主張。因此謝的貢獻在於催促民進黨,不應在兩岸論述上再用拖延戰略,也不要試圖在2016年選舉矇混過關。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8日發表評論指出,隨著民進黨“華山會議”的舉辦,兩岸政策成為民進黨內的焦點議題,蘇貞昌與謝長廷的心結躍上臺面,然而在兩人互相爭鬥的背後,“黃雀在後”,聰明的蔡英文正靜觀其變,趁勢而起。

  關於“華山會議”能否對民進黨兩岸政策轉型有所助益,華廣網8日刊載江蘇省臺灣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楊平的評論文章指出,民進黨“華山會議”流於形式,會議所透出的訊息與這熱鬧的場面卻形成鮮明的反差,顯得沉悶、消極,反映出該黨在兩岸關係上的本質立場並未發生變化,顯示出民進黨並不急於在兩岸關係上有實質動作。

  針對蔡英文邀請大陸學者赴臺發表演講一事,《人民日報海外版》11日發表評論指出,按照親蔡人士的話説,邀請大陸經濟學家赴臺演講並沒有太多的政治考量,但政治圈不會如此解讀。前扁辦主任陳淞山表示,與曹遠征的會面只是她與大陸互動,逐步累積經驗的第一步。蔡英文這次從經濟議題出發,顯示其“去政治化”意味,即她認為民進黨與大陸接觸先要從經濟議題入手,而不必急著去處理兩岸政治議題。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