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因民調艱危萬狀 蘇貞昌為扁事有苦難言(5/13—19)

時間:2013-05-20 00:09   來源:台灣網

  上周,在兩岸三地一片反對聲浪中、在拖過馬英九設定的72小時最後期限後,菲律賓政府終於在15日下午就該國公務船射殺臺灣漁民事件道歉;但菲律賓駐臺代表白熙禮的這場道歉,既沒有滿足臺灣“道歉、懲兇、賠償、漁業談判”的4項要求,還被臺灣媒體批為“態度輕佻”。

  臺灣“立法院”上周通過朝野黨團共同聲明,表達一致支援馬當局向菲律賓政府提出的四項嚴正要求。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16日發文指出:此為近年來少見朝野捐棄成見共同發表聲明,不論對於問題的解決,以及未來針對臺灣共同利益的朝野合作,都立下了良好的典範。
  
  至於菲律賓政府拿“一中原則”來搪塞、敷衍此次事件,輿論指出,這表面上是討好大陸,但實際上是給臺灣施壓,不想積極面對臺灣的要求。而據臺灣《旺報》的報道:最新臺灣民調顯示,希望兩岸共同合作對付菲律賓者上升5%,高達74%。

  香港《大公報》16日社評説:大陸連日來全力聲援臺灣,國臺辦、外交部多番譴責菲國暴行。大陸方面的表態及時、得體,對於臺灣方面是一個分寸拿捏到位的寶貴支援。兩岸本是一家,兄弟聯手力量大。兩岸聯手護漁,必能打擊菲律賓當局的囂張氣焰,還我遇害漁民一個公道。

  在這一事件中,兩岸都在思索如何共同維護兩岸漁民的人身安全和切身權益,讓悲劇不再重演;而在全臺民眾一片團結禦侮的氣勢中,藍綠兩黨的最高領袖卻都還有各自的煩心事伴隨。

  藍營方面,迎接馬英九第二任期一週年的,是一份十分不堪的民調。臺灣《聯合報》19日社論説,馬英九雖然尚有3年的任期,但最後一年是大選年,所以其實他只剩下一年多、兩年不到的時間對整個政局作最後的調度。政情如此複雜,時間如此緊迫;而馬英九的民意滿意度卻是如此之低(21%),其所處情勢可謂臨深履薄、艱危萬狀。

  以《聯合報》此次民調來看,主要呈現出馬英九的兩大危機:一、經濟改善,不能實現;二、歷史擠兌,不能解決。馬英九的歷史定位中最可確立者即在兩岸政策,但如果2016年選舉因上述兩大原因致國民黨輸掉政權,這些在兩岸政策上的成就恐會面臨翻覆,整個臺灣亦可能再度進入另一個煉獄的輪迴。所以,國民黨2016年即使敗選,也要促使民進黨在兩岸政策上認錯轉型,這可決定馬英九的歷史定位。 

  臺灣《經濟日報》19日也發表社論説,馬英九5年來的表現實在很難説讚,人民的種種不滿,明顯表現在創新低的民意支援率上;馬英九若能改善其領導風格和決策機制,公開廣納各種不同的意見,以全體臺灣民眾的利益為目標而不管國民黨的選舉和利益,依全體臺灣民眾公開討論的結果定政策,則他仍有很好的機會做有成就的“全民總統”。

  綠營方面,民進黨主席蘇貞昌近來最頭痛的問題是什麼?了解綠營生態的人士透露,並不是菲律賓公務船槍殺臺灣漁民的事件,而是黨內要求讓陳水扁回來的聲音越來越大。近月來,民進黨籍“立委”陳唐山及民進黨臺南市黨部主委蔡旺詮等四處串連,積極尋求黨代表聯署,將陳水扁涉及各項弊案扭曲為“政治迫害”,並在5月25日的民進黨全代會上提案,要求恢復他的黨籍。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5月18日發文指出,面對陳水扁支援者來勢洶洶,蘇貞昌當然非常清楚,若扁恢復黨籍,民進黨將永無寧日。但問題是,原本在競選黨主席時與陳水扁切割的蘇貞昌,為了爭取黨內非蘇勢力的支援,近來頻頻對扁支援者示好,早已把自己與扁綁在了一起。也因此,當媒體詢問其對陳水扁恢復黨籍一事的看法時,蘇貞昌嘴上説“尊重黨員幹部建議與由黨全代會公決”,但其實他心裏卻是萬般滋味、無以名狀,有如“啞巴吃黃連、有苦説不出”。唉,要怪也只能怪自己啰!(趙靜)

更多七日視點《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