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賴清德赴日本參加安倍葬禮,“喪禮外交”害了誰?

2022-07-13 15:5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7月11日,臺灣地區副領導人賴清德以所謂私人行程前往東京,弔唁遇刺身亡的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成為37年來赴日的臺當局最高級別現任官員。島內綠媒一片狂歡,“慶祝”所謂臺日關係取得重大進展。
  而臺日雙方在處理賴清德的日本之行時也配合默契。民進黨當局對外定調賴清德此行是“私人行程”,日本外務省也稱賴清德是以安倍友人的身份來日致哀。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卻一針見血:安倍前首相突遭不幸辭世後,臺灣當局借機搞政治操弄、做政治文章,其政治圖謀不可能得逞。中方已在北京和東京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清楚表明瞭我們的立場。
  日本政府處理臺灣問題向來比較謹慎,但此次卻一反常態允許賴清德赴日,其決策顯然不是一時腦熱,背後應有多重算計:一是執政的自民黨在7月10日舉行的參議院大選中獲勝,岸田文雄的首相位置穩固,顧忌相對減少;二是岸田政府以此為契機,展現其繼承安倍所謂“友臺”外交政策遺志;三是選舉後自民黨與其盟黨的議會總席次已跨過修憲所需的三分之二門檻,岸田有望推動日本修憲成為所謂的“正常國家”,允許賴清德赴日,正好可展示岸田政府在外交上的“戰略自主”。
  多年來,中日關係因歷史糾葛和領土爭議等原因起起伏伏。而近年來,日本積極配合美國推行以中國為假想敵的所謂“印太戰略”,中日關係面臨巨大考驗。今年恰逢中日邦交正常化50週年,日本政府當以中日四個政治文件為基礎,奉行更加務實的外交政策,將臺日關係嚴格限定在民間交流層面。
  不管臺日雙方如何掩飾和定調賴清德的日本之行,其實質意義絕非只是賴個人的一件“私事”。安倍卸任首相後“挺臺”不遺餘力,鼓吹“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民進黨當局投桃報李,想通過打擦邊球的方式搞所謂“喪禮外交”,目的就是為了拓展臺灣的所謂國際空間。民進黨當局的這些伎倆,不但掙不來國際社會對臺灣的尊重,還會讓臺灣的生存空間更加逼仄,最終只會害了臺灣。(文/賀通 審核/齊曉靖)
[責任編輯:高旭]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