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韓媒鼓吹“臺灣不靠大陸”遭群嘲,沒想到民進黨還“上頭”了

2021-01-08 09:5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兩岸快評第1146期】

  

  日前,有島內媒體關注到韓國《朝鮮日報》在報道中聲稱臺灣地區因為不再依賴大陸,去年經濟增長率世界第一。如此荒謬論調立即遭到島內網友嘲諷和吐槽。但萬萬沒想到,民進黨當局還“認真”了,對此回應稱“這證明了大陸需要臺灣”。

  民進黨當局此番論調,遭到臺灣輿論痛批。臺北市議員羅智強舉出數據進行反駁。他表示去年臺灣地區對大陸出口的貿易依存度達到史上最高的43.8%,高於馬英九時期的39%—40%。民進黨發言人顏若芳面對這份數據竟然能得出大陸需要臺灣,而不是臺灣對大陸的依賴加深的結論,令人震驚。

  有人也為馬英九“抱不平”。當初民進黨嚴辭批判馬英九眼中的全球市場仿佛只有大陸,聲稱過度依賴會讓北京予取予求,質問為什麼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但那時候,臺灣地區對大陸、香港的出口比例大概不到四成,遠不如現在。也就是説,民進黨上臺後,雞蛋不僅還在籃子裏,數量反倒還變多了。按照民進黨的邏輯,這不是“賣臺”什麼是“賣臺”?

  臺灣聯合新聞網則在評論中指出,民進黨所謂“大陸需要臺灣”的論調完全是阿Q的精神勝利法。文章進一步質問民進黨當局,既然一向“反中”,又認為是大陸依賴臺灣,不如立刻宣佈對大陸禁航、禁運,給大陸來個“迎頭痛擊”,“如果做不到的話,就不必説些自己聽了都想笑的詭辯之語”。

  臺灣《中國時報》評論則表示,去年臺灣經濟增長,應該感謝的人很多,也不能不感謝大陸的鐘南山。如果不是大陸有效控制疫情,就像民進黨經濟部坦承的大陸復工最早,臺灣哪來的被需要?又怎麼會在服務業、觀光業停滯的2020年,還有出口大陸這樣一個大亮點?

  當然除了相關專家學者和評論人士講道理,更多的島內網友則直接怒懟民進黨,“這群人怎麼敢説這種話”,“有經過大腦嗎?”“吃萊豬(含瘦肉精的美豬)吃到腦袋壞了?”還有人嘲諷稱,“騙人的最高端技巧,是連自己都騙”。

  

  此前,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就曾針對相關話題回答過記者提問。她表示,(誰依賴誰?)數字會説話。(具體數據如下,嫌麻煩的可以直接看結論。據海關總署統計,今年1至11月兩岸進出口貿易總額是2356.9億美元,佔大陸進出口貿易額的5.4%,其中大陸從臺灣進口1817.1億美元,佔同期大陸進口總額的9.8%。臺灣從大陸獲得的貿易順差是1277.3億美元。大陸從臺灣進口1817.1億美元,佔比9.8%,臺灣方面統計的數字,向大陸出口占出口總額的43.8%。)大陸是臺灣最大出口市場、最大貿易順差來源地,這是事實。如果沒有大陸,臺灣對外貿易將出現鉅額貿易逆差,今年經濟將難以維持正增長。

  將兩岸融合發展所取得的成果,導向“誰依賴誰”的問題,民進黨當局相關言論本身就“憋著壞”,骨子裏還在運作著根深蒂固的對抗思維。這不是“得了便宜賣乖”,這是“得了便宜還賣蠢”,除了自我陶醉之外,對於臺灣經濟發展及臺灣民眾利益福祉增加,毫無意義。

  類似這種令人“智熄”言論,如今已經在民進黨內出現了大規模“人傳人”現象。除了一小撮政壇小丑們沉溺于自嗨之外,週邊綠營媒體及綠營“名嘴”也同樣在自我世界當中,通過抹黑、編造、幻想,鼓吹“臺灣世界第一”“臺灣不需要大陸”等論調。這種風氣不僅成為民進黨黨內的“政治正確”,更通過“綠色獨裁”手段,變成臺灣社會的“標準答案”,臺灣民眾則長期陷於綠營政客及綠媒的“洗腦”之中。

  

  朱鳳蓮在回應時曾強調,在大陸的臺商臺企,他們積極參與兩岸經貿交流合作,在兩岸融合發展中造福臺灣同胞,為臺灣經濟保持增長作出了不可抹黑的貢獻。兩岸經貿交流合作符合兩岸同胞的共同利益,造福廣大臺灣同胞。

  民進黨當局及綠營人士的荒謬言論無法阻擋兩岸融合發展的大潮,更無法阻擋兩岸終將統一的歷史大勢。因此,“臺獨”人士折騰得越歡脫,越證明其對“臺獨幻夢”的心虛與絕望;而越心虛,反而會越折騰,從而形成惡性迴圈。可以預見,未來一段時間內,綠營及“臺獨”人士仍將以如此荒唐且滑稽的形象示眾,淪為兩岸及國際社會的笑柄。(文/關其行)

[責任編輯:高旭]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