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韓國瑜郭臺銘朱立倫2020政策大比拼 究竟誰更勝一籌?

2019-06-27 15:58: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兩岸快評第45期】 

  日前,蔡英文成功做掉賴清德,鎖定代表綠營競逐2020資格,而藍營的黨內初選也在如火如荼進行中。7月25號晚間,國民黨2020初選三場政見發表會的第一場正式登場,隨著候選人提名之爭不斷逼近“賽點”,黨內的競逐、比拼,也更加瀕臨飽和。

  回顧過往,但凡島內領導人選戰的政見發表,最受關注的永遠莫過於兩岸政策部分。縱觀當晚情況,總體而言,藍營一眾參選人無論如何詮釋、表達自己的兩岸政策,總的來説,都仍是依附於國民黨的既有立場,誰也沒有真正跳脫兩岸和平、反對“臺獨”的大框架。整場發表會,各路參選人也都充分延續、發揚了鮮明的個人風格、特色優勢。當然,言談激烈處也不乏一些彼此間的質疑與論爭。

  先看看目前依然黨內人氣最高的韓國瑜,當天一如平常穿著標誌性的藍襯衫,開場後先感謝高雄市民去年給自己機會當市長,接著承諾絕對不離開高雄,如果2020當選,未來7天也會有3天在高雄上班。隨後,韓國瑜發表了包括“以和平為前提”、“以經濟為優先”在內的兩岸政策4大主張,並表示,兩岸關係一定要“以和平為前提”,因為戰爭沒有贏家,而和平沒有輸家。一旦發生戰爭,死亡者多是20歲到26歲的年輕人,試問臺灣家長可以接受這種戰爭帶來的殘酷嗎?

  除此之外,韓國瑜也強調,一旦當選會儘速與大陸簽訂那份幾年前被民進黨攪和黃了的兩岸貨貿協議。因為臺灣現在輸往大陸的産品有9成沒法享受優惠關稅,這對臺灣的中小企業是非常大的打擊。

  聽罷韓國瑜一番闡述,有島內媒體評價:韓國瑜進步了。因為對“網紅市長”而言,原本在政見發表領域並不如何擅長,此番卻一改過去被有些人詬病的“只有口號沒有內容”論述方式,四平八穩地將自己在兩岸、經貿、涉外事務上的政見娓娓道來,無論外界最終如何評價,但最起碼在政見發表部分呈現出一種自信。

  當然,要説比自信,任何人比起如今的郭臺銘郭董來,恐怕都要甘拜下風。自參選了2020以來,郭董已然“自信出天際”。郭董自言:我,走遍世界,跟多少國際企業家攜手合作,跟多少國家元首握手交朋友。如今的國際形勢一日數變,全世界都面臨衝擊。明年的2020選舉對臺灣太重要了,這幾個月我走訪台灣各地,感覺臺灣真是好地方,但就缺一個務實、有能力的好領導人。若聞施政成功最關鍵的因素是什麼?領導人的領導力!選對了人,比任何漂亮的政策白皮書更重要。我,郭臺銘,懂美國、懂兩岸、懂經濟和科技,就是經濟戰略、産業佈局的第一人選。要説旁的本事咱沒有,會務實賺錢這一點咱當仁不讓。總之,2020是臺灣的good timeing,我郭臺銘就是臺灣的“最強外挂”!

  一通躊躇滿志之餘,郭董最後也沒忘甩幾句“小話”,“點一點”老韓。他説,我知道韓市長要參選2020是非常不容易的決定,就像我自己必須割捨鴻海,給鴻海找到好的接班人,但國民黨2020要勝選,這高雄不能丟啊!

  不能不説,聽完了郭臺銘的整場政見發表,確實有一種“包裝行銷”處處到位的感覺,從經濟專業執行力、庶民出身,到低調身段往中間靠、迎合年輕經濟選民訴求,樣樣彰顯。即便面對對手提出一系列質疑的時候,也是借助大數據早有準備,回擊有力。此次國民黨初選,韓國瑜、郭臺銘兩強相爭,雙方大軍傾巢而出,已無退路。某種程度上,也都面對著已經輸不起、非贏不可的壓力,料想到初選民調封關前競逐勢必更激烈。但除了這兩強,緊追在後的朱立倫能否從“中間”突圍,後勢發展也將牽動全局。

  朱立倫政見發表會當天一改前面參選人各抒己見的做法,與參選人直接互動,直言感覺韓國瑜有點緊張,也提醒郭董稿子最後一段太短,下回寫長點吧。行政歷練豐富的朱立倫談到,這半年來,自己開直播講了27集政見,並暗指自己的所作所為才像常規的、正常的候選人該做的事,平日多提好政見,讓民眾認同。有人或許會問:朱立倫如此説,算不算是自賣自誇?恐怕真未見得。畢竟,島內媒體就形容,政見會當天,精熟政務的朱立倫談起政見可謂遊刃有餘,最後索性脫稿演出,甚至主動提出詰問。左指韓,右質疑郭,外加痛批蔡當局,讓政見會現場火花四濺,無形中展現出一種主導力。

  本輪政見發表,不論誰稍佔上風,首場政見會都只能説是“熱身”,接下來兩場政見會預料競逐將更趨白熱化。韓國瑜有人氣,郭臺銘有資源,朱立倫熟政務,其實也包括政治經驗極豐、資源人脈極廣的王金平,這些都是急盼重返執政的國民黨所需的。島內媒體分析,如今臺面上“郭韓朱”相爭不下,初選結果無從預料,但差距一定不大。這場激烈的初選,會越選越團結還是越選越分裂,國民黨的對手們都在高度關注。

  近期,已有國民黨參選人提出“唯有團結在一起,才是唯一的勝選機會”。所幸,到目前為止,各路候選人之間講話仍比較克制,沒有“刀刀見骨”,更沒有像民進黨蔡英文跟賴清德之間,通過修改規則甚至無賴的做法,去“做掉”其他候選人。總之,有競爭,但是沒有出格。

  有人形容,2020選舉對中國國民黨而言可謂危急存亡的一戰。如此嚴峻時刻,黨內能夠走出一批頗具實力的參選人,大家一字排開,誰出馬都夠“獨派”勢力“喝一壺”,這對中國國民黨而言該是莫大的幸事,絕不應該反而成為前進的阻礙、失敗的根由。

  能不能在中山先生正式改組成立中國國民黨100年之後重新凝聚力量;能不能在“臺獨”分裂勢力日益猖獗之時贏回島內政權;能不能在臺灣人民福祉遭受侵害之際,助推兩岸關係重回和平發展正軌;海峽兩岸的中國人都在看著。(王思羽)

[責任編輯:王思羽]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