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春陽:“選”與“不選”的辯證法

時間:2014-04-17 09:51   來源:台灣網

  也許蘇貞昌沒有料到,當他大力支援的“太陽花”學運散場時,自己在民進黨內的大勢也已經退去。也許更多人沒有料到,蘇貞昌在學運結束3天后突然宣佈退出黨主席角逐,緊接著謝長廷也跟進表示放棄選舉。即將於5月登場的民進黨主席選舉,毫無疑問與2016年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關係緊密,如今從熱鬧的“三國演義”變成了蔡英文一人的“獨角戲”,真的像某些人説的已經在實質上完成了民進黨世代交替的任務了嗎?只是,蘇貞昌這個“跌破一眾眼鏡”的行為,看在民進黨核心成員的眼中卻並不意外。“選”與“不選”之間,有著怎樣的辯證法?這場“一個人的征戰”,僅僅是一個“沒有遐想空間的政治秀”嗎?

  一、蘇貞昌退選換來“好名聲”

  “蘇貞昌,不要再想選‘總統’了!”很多臺灣民眾一定都還記得反服貿學運時,電視新聞裏不斷回放的這個畫面。沒錯,反服貿學運帶給民進黨的首波衝擊,就是打亂了蘇貞昌參與民進黨主席選舉的佈局。學運退場,謝係子弟兵趙天麟拋出“應廢除大老政治,蘇貞昌、蔡英文及謝長廷都不要再選主席,讓中生代掌握黨機器”的風向球,隔天一早的4月14日,也就是民進黨主席競選登記啟動的首日,蘇貞昌就投下震撼彈,在“臉書”上宣佈自己退選:“不忍撕裂,所以放手,退後一步,海闊天空,為臺灣打拼,永不改初衷”。幾個小時之後,謝長廷也宣佈棄選。當天中午,蔡英文透過辦公室發表聲明,肯定蘇謝作為民進黨創黨黨員的全心付出,並表示“必須堅定的承擔,完成世代傳承和黨的改革”,展現選到底的決心。

  蘇貞昌的“退選宣言”合情合理,展現出“退一步海闊天空”的“大將之風”,但真正的理由恐怕還是因為他在黨內外的聲望一直大幅落後於蔡英文。不少民進黨人士表示對蘇的退選並不意外,因為他“選不下去了”!一位民進黨派系核心成員直言,在反服貿學生號召人民上凱道行動中,當他看到蘇貞昌遭學生嗆聲,而同一場合,卻不斷有學生對蔡英文喊“加油”,當時他就對蘇最後會決定不選黨主席已心裏有底了。前臺南縣長蘇煥智則指出,蘇貞昌放棄黨主席選舉,並不意味放棄2016。被視為蘇係人馬的民進黨“立院”黨團書記長吳秉叡則表示,蘇貞昌的決定與2016絕對無關,只是社會各種責難都有,求全不易。同為蘇係人馬的“立委”邱議瑩説,蘇貞昌這段時間是“做到流汗卻被嫌到流涎”,承受很大壓力。

  儘管如此,打著“團結”旗號的蘇貞昌,能夠在中生代要求“大佬們放權”後如此“從善如流”,還是引來黨內一片讚美之聲。高雄市長陳菊説,蘇貞昌用高度成全與祝福,期許黨能符合人民期待。臺南市長賴清德説,蘇貞昌有風度,有高度,值得敬佩。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説,蘇貞昌以肉身成就大我,展現抉擇、風骨與承擔,是世代交替傳承的典範。另一個有趣的現象是,蘇貞昌宣佈退選後,大批綠營支援者電話涌入民進黨中央,幾乎清一色鼓勵打氣的聲音;而蘇擔任黨主席以來,人氣從來沒有如此旺過。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