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大盤點(一):臺灣社會之“人艱不拆”

時間:2013-12-23 07:13   來源:台灣網

  【引言】2013年眼看就要步入歷史,各種盤點、榜單、總結照例紛紛出爐,這其中,當然不能少了“網路流行語”的熱鬧。如果到了今天,你還不知道“我夥呆”、“人艱不拆”、“累覺不愛”、“高端大氣上檔次,低調奢華有內涵”……是什麼意思,會不會有種跟不上節奏的感覺?作為台灣網的編輯,在總結2013年海峽兩岸熱點時,我也會不由自主地想到它們,也因此突然發現:拿有些“網路流行語”來形容這一年來發生的臺海新聞,竟然也能非常貼切。於是寫下這幾篇小文,期待與網友找到共鳴。 

  今天推出第一篇: 

2013大盤點(一):臺灣社會之“人艱不拆” 

  “人艱不拆”,即“人生已經如此艱難,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語出臺灣歌手林宥嘉的歌曲《説謊》,後常出現在網友回帖中,尤其是當樓主説了一個讓人難以承受的真相時,回帖網友表示感同身受,只是一時無法面對。

  2013年12月9日,經臺灣民眾票選的年度代表字揭曉,“假”字一枝獨秀,緊跟其後的“黑”、“毒”、“亂”、“謊”、“悶”、“混”同樣色彩沉重,再排其後的“真”、“醒”、“安”3個字,則被解讀為臺灣社會對“真相、真理與真誠”的呼喚。

  “人艱不拆,求別説。”——網友們無奈的戲謔之言,當然無法阻擋臺灣媒體不斷“拆穿”各種“人艱”真相的腳步。“假”字的背後,除了2013年在島內鬧得最兇的食品摻假風暴,當然還包括政治人物表面“你儂我儂”卻背地裏“你狠我毒”的虛情假意,以及臺灣社會今年以來發生的多起令人遺憾的惡性事件。

  説起2013年臺灣相繼爆發的多起食品安全事件,5至11月絕對是個密集期。這期間,島內發生了毒澱粉、斃死豬肉加工後供人食用、以甲苯擦拭餐盒、偽造保質期標簽、“胖達人”麵包虛假廣告、“黑心油”等至少17起重大食安事件,傷害的不僅是民眾健康,還有“臺灣製造”這塊“金漆招牌”。這到底是偶然現象?還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一時間,臺灣民間掀起了一波波聲討之浪,島內網友“吐槽”不斷:“胖達人天然香料是假的,大統大賣假油,臺灣食品安全造假一籮筐,還有什麼是真的?”臺灣《工商時報》則是發出了重大警告:這樣的危機再蔓延下去,就已經不是食品安全而已,而是動搖臺灣經濟命脈的問題了!

  2013年,更加引發臺灣民眾憂慮的是:食品造假尤可棄,人性的瑕疵何以醫?

  年初,從2012年就爆發的大學教授用假發票報銷研究費案的醜聞再度擴大,臺媒一度報道稱多達700名教授涉案,而更讓臺灣社會“一片譁然”的還在後面。臺“教育部”及科研單位為此事向大眾道歉時,稱此為制度設計缺陷所致,呼籲為精英“除罪”;於是,藍綠“立委”在5月31日聯手通過“修法”將“特別費”除罪化的範圍擴及學者、研究人員和各“立委”,但由於疏忽漏掉“教”字,教授被排除在外。一場“烏龍修法”讓教授“除罪”回到原點的同時,還意外暴露出了藍綠“立委”們的“良苦用心”:原來,藍營是要為顏清標喝花酒除罪,綠營則是要為臺北市長熱門人選柯文哲解套,而為教授除罪,只是他們唱大戲才拉的一張虎皮而已。政治人物為了給自己人解套,不惜引爆民眾之怒,“吃相”竟是如此難看!

  年中,一位名叫洪仲丘的臺軍陸軍下士被虐死的案件,再度引發臺灣社會的集體憤怒與不安。儘管臺“國防部長”為此請辭,仍阻止不了3萬名青年于7月20日聚集在“國防部”前表達憤怒。洪案成了衝垮臺軍形象的超級泥石流,且讓臺當局募兵工作雪上加霜。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的評論認為:軍隊本是訓練有榮譽感、有戰力軍人的地方,但這些表示憤怒的3萬名臺灣青年卻顯示他們來自“孤島”,而非來自於有榮譽感的軍隊。

  年末,臺灣社會驚爆知名珠寶商、有“翡翠王子”之稱的胡焱榮原來是個“王牌大騙子”! 原名胡大春的他,不僅冒用失蹤人口身份,還騙財騙色(臺灣富禦全球公司董事長劉偉貞傾心下嫁),騙了整個臺灣社會(臺北故宮和許多官員為其辦個展,前臺北故宮院長秦孝儀還讚其是“飄逸奇絕的翡翠大師”),並且時間長達21年!真是莫大的諷刺!“冒牌王子”黃粱一夢21年終得醒,臺灣民眾的反省也很真實:詐騙分子“自我鍍金”,加之大眾的“拜金心理”,另外還有“名人加持效應”,這些都值得警惕。

  “臺灣,你為什麼不快樂?”在2013年層出不窮的負面新聞面前,有島內媒體發出了這樣的質問。“臺灣再這樣下去,真不知道前景何在”也成了很多臺灣人心中的憂慮。臺灣《旺報》8月20日社評指出:人們可以舉出焦慮大量所在的理由:媒體亂象、政治惡鬥、政客無能、價值錯亂、大陸崛起、金融危機……但究其根本,問題還在於經濟;活力煥發的社會、靈敏謙卑的政治,是拉動臺灣經濟重新起飛、再造臺灣輝煌的力量所在。的確,臺灣經濟的不見起色,仍是2013年遭臺灣網友“吐槽”最多的地方。臺灣《新生報》12月13日的社論甚至打出了《為什麼許多人不想活得太老?》的標題,可謂這類“吐槽”的“頂級”質問:臺灣民眾平均壽命已近80歲,但青壯人口對福利政策無信心、對退休生活沒把握,他們不婚不育不想活太老,若説臺灣已病入膏肓也非危言聳聽,但有責任治理好臺灣的政客們卻勇於私鬥,對即將發生的危機根本無暇一顧,只求眼前茍安,如此社會豈能不亂?人民又如何在有尊嚴下活得愈久?

  誠然,吐槽歸吐槽,追求正能量永遠是人類社會永恒的主題。2013年儘管有如此多的不如意,追求向上的力量始終未被臺灣民間遺忘。猶記2013年春節時,臺灣《聯合報》的社論即憧憬:新春伊始,不必問臺灣大勢如何,如果人人都能讓自己過得更好,不要唱衰自己、奚落自己,而能改善自己,提升自己,臺灣還可能不好嗎?臺灣《中國時報》當時的社論也打氣説:臺灣人有的就是一股打不倒的拼勁,沒有人願意、更沒有人能忍受臺灣不再向前。

  2013年,由李安執導、強勢入圍11項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拿下了第8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攝影、原創配樂及視覺效果4個獎項,兩岸媒體紛紛撰文,分享李安的榮耀、分享華人的驕傲。與此同時,普通人的正能量更加觸動人的心靈。6月27日,抗癌十年的臺灣少年家豪離世。他生前一再表示,自15歲發病以來,逐漸年老的媽媽最辛苦,在醫療團隊的幫助下,家豪完成了拍攝全家福這個最後的心願後無憾離世,他的臨終話語——這輩子雖無緣再當一家人,希望能在天堂守護他們——感動全臺灣。

  2013,一本名為《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的書在大陸出版,馬英九為此在facebook上表示,很多人都被臺灣人的熱情、善良和誠信感動,讓他備感榮幸。而其實,臺灣的好,韓寒誇過,朱學勤誇過,很多人都誇過,臺灣人自己當然不可能看不到。臺灣《旺報》特約主筆宮玲説,有這麼一群大陸媒體工作者用一種不帶偏見的態度重新認識和了解臺灣,他們做得比我們好得太多太多,這也是真正感動臺灣人心的力量。

  2013年,大陸贈臺大熊貓團團、圓圓喜當爹媽,對於熊貓寶寶“圓仔”成長路上的點點滴滴,臺灣民眾投入了無比的熱情與愛心。一個新生命的來臨,是希望的開始;一個新生命的生長,是快樂的延續。人生艱難,但幸福的真諦必須“拆穿”,那就是:心中永遠充滿愛與希望!

  送走2013,迎接全新的2014。臺灣,加油!(作者:趙靜,台灣網評論員)

本文為台灣網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來源與作者。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