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向“錢”兩岸邁入經濟一體化新時代

時間:2012-09-03 08:56   來源:台灣網

  海峽兩岸貨幣清算合作備忘錄(MOU)8月31日簽署。香港中評社今日刊載社論表示,臺灣民眾即將進入以人民幣投資理財時代,這也是兩岸進入經濟一體化的重要里程碑。兩岸政策是臺灣最上位的政策,只有兩岸穩下來,其餘的才走得出去。“兩岸經濟一體化”早就是現在進行式,長浪來了,臺灣別放棄乘風破浪的好機會。 

  全文摘編如下:  

  海峽兩岸貨幣清算合作備忘錄(MOU)8月31日簽署,臺灣民眾即將進入以人民幣投資理財時代,這也是兩岸進入經濟一體化的重要里程碑。兩岸貨幣正常化流通之後,未來隨著馬英九宣示將鬆綁陸資、陸配、陸生的相關規範若能早日逐一落實,將形成臺灣發展新契機。 

  大陸海協會會長陳雲林8月抵臺出席兩岸兩會領導人會談,提到“推進兩岸經濟一體化已是刻不容緩的選擇”,臺灣內部出現不同看法,綠營大肆抨擊“中國以商圍政”不讓人意外。但不難發現,這種純政治的意識形態訴求,已逐漸淹沒在以經濟、民生為導向的社會氛圍中。以兩岸貨幣清算MOU為例,臺灣媒體報道鋪天蓋地都在談商機,從金融財團如何切入新業務,一直到介紹臺灣退休族群未來如何運用人民幣存款獲取較高利率,乃至進行各項人民幣投資。 

  從馬英九執政,推動兩岸交流正常化以來,兩岸民間往來遠非政治能擋得住的,臺灣有上百萬台商往來于兩岸,每個臺灣人身邊或多或少都有親戚、朋友在大陸經商、工作、求學,這也包括許多綠營人士在內。直航之後,兩岸就是標準的一日生活圈。民進黨執政縣市看到陸客商機龐大,近來使盡渾身解數要搶兩岸商機,多位民進黨籍縣市長親自披掛上陣到大陸行銷,作風較保守的高雄市長陳菊、臺南市長賴清德也都指派重量級官員赴陸。 

  臺灣8月底公佈的7月景氣燈號連續亮出第9顆代表景氣衰退的藍燈,由於智慧型手機外銷不如預期,民間機構“未來事件交易所預測”,8月至10月還將繼續亮出3顆藍燈。有深綠人士順勢將之歸咎於兩岸經貿,誇張地説“臺灣被掏空”;這種似是而非的説法,其實只要反思如果臺灣現今沒有ECFA、陸客、大陸採購,場景會是如何? 

  李登輝、陳水扁執政時代實施“戒急用忍”,力阻臺商到大陸投資,讓許多臺灣企業錯失了攻佔市場的大好時機,若干産業因此被韓國大幅超前,導致現在DRAM垮了,面板也奄奄一息。臺灣之前的問題是出在,當局不能不讓企業出去,又不肯讓人進來,進出無法達成平衡,才會慘兮兮。陸客赴臺之後,臺灣市況明顯改善,北中南到處在蓋飯店、添購遊覽車,也能創造偏鄉地區工作機會。這只是其中的小案例,陸資若能加大力度進入臺灣,市場會更活絡,對就業的幫助也會更多。 

  臺灣景氣衰退,有外部因素,也有內部因素,兩岸政策是臺灣最上位的政策,只有兩岸穩下來,其餘的才走得出去。

  兩岸經濟和政治是不可分的。以現在海峽兩岸交流的密切程度,“兩岸經濟一體化”早就是現在進行式,長浪來了,別放棄乘風破浪的好機會。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