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兩岸問題失焦:不敢不願不知不能

時間:2011-07-28 10:18   來源:台灣網

  “臺灣政策研究基金會”研究員李華球今日在香港中評社刊文指出,蔡英文的遲遲端不出兩岸大菜,是面臨“不敢、不願、不知、不能”等四大困難。“急獨”或“快獨”,都是禁忌,然而“緩獨”也不過是一時的權宜之計。很難想像蔡英文會有什麼可以一新耳目的兩岸新的維他命可以換服了。 

  全文摘編如下:

  所謂“皇帝不急,急死太監。”真的,大家都急著要看蔡英文主席的“兩岸政策”到底是什麼樣,怎麼這麼難以相見。其實,蔡主席面臨了四大困難,所以讓她遲遲端不出“兩岸大菜”,害的大家幹著急! 

  不敢得罪“獨派”與“內獨”,卻又不得不出草。蔡英文雖然沒有民進黨的包袱,但是從她擔任黨主席以來,“獨派”人士始終沒有對她松手過。尤其是在“臺灣獨立”這塊神主牌上,更是牢牢的盯住,絲毫不讓蔡英文因為無法抗拒的因素,退縮“獨立”的尺寸。而民進黨內部“主獨”人士,也一直不讓蔡英文為了吸引中間和首投選民的支援,而鬆懈“獨立”的戰線。這些“深獨”與“主獨”的力道逼著蔡英文不敢越雷池一步。 

  日前《遠見》雜誌公佈的民調指出,從民眾觀點調查雙英對兩岸關係的立場中,民眾對馬英九執政三年來的兩岸政策43.9%認同,35.1%不認同。但是對於蔡英文未來兩岸關係主張的知悉度,73.8%不知道其主張,14.0%知道且了解,11.1%知道但不了解。另外,民眾對民進黨應否調整大陸政策,過半52.5%認為應更開放,只有8%認為不用調整。 

  面對這樣的民調,蔡英文終於感受到壓力和急切了。蔡英文先前提出“和而不同,和而求同。”的兩岸對策,想用這個不痛不癢,似有若無的盤算,暫時度過選舉關頭。若勝選,再來與中共一爭高下。 

  然而,面對兩岸簽署的ECFA協議,大陸釋放善意之後,蔡英文不得不調整民進黨所謂的“大陸政策”。但坦白講,蔡英文自己自始至今,就是一個“獨派”支援者,就是一個“賣臺”的反對者。如今面對兩岸不利民調,蔡英文確實想要順應變局,以利競選。但是,宥于“獨派”和“內獨”的壓力和窒礙,蔡為了固守基本盤,恐怕也不敢得咎其中,頂多只是做做樣子,求得過關再説吧! 

  不願意步馬當局牛後,卻又難有超前之計。自從連戰登陸展開“和平之旅”後,兩岸關係一直在變局中朝和緩、維穩、和平的方向發展。尤其馬當局主政三年多來,兩岸關係的發展確實有目共睹,海內外多所讚譽。歷次的兩岸民調均顯示對馬當局的兩岸政策,較有信心,較獲得支援。 

  遠的不講,如前所述的《遠見》雜誌最新公佈的“雙英兩岸民調”,已經明顯的表露民眾對馬當局的兩岸政策,遠優於蔡英文的“大陸政策”。這是蔡英文和她領軍的民進黨,目前最難以克服和排除的困境,亦是蔡英文一直無以推出比馬英九更有效、更有用的兩岸政策的原因。 

  然而面對民眾的壓力和選舉的負擔,蔡英文當然是不願意步馬當局的牛後,推出自己的兩岸大菜。但是坦白講,蔡英文恐怕在兩岸議題方面,難有超越馬當局的牛肉可端。這是蔡英文選舉的嚴重困境,恐怕難以克服,亦可能是蔡參選這場選舉的嚴厲挑戰。 

  現在為了“重返執政之路”,蔡英文和民進黨,不得不思考兩岸的對策,不得不修正“大陸政策”。蔡英文一直遲未推出的十年政綱的“大陸政策”部分,坦白講,這部政策尚未推出,還不得而知其中的端倪。但可以想像的是,這部“大陸政策”為了肆應選舉的需要,相信蔡英文會不得不做出相對應的緩和與討好算計。 

  因為不緩和得不到大陸的回應;不討好得不到選民的青睞。在內外兼顧的環境下,蔡英文適度的讓步,是可能的選擇。但能不能獲得大陸的信任和歡心,蔡英文要得到便宜,應該不可能。 

  蔡英文的“大陸政策”,不可能超出“獨立”的枷鎖。“急獨”或“快獨”,都是禁忌,然而“緩獨”也不過是一時的權宜之計。很難想像蔡英文會有什麼可以一新耳目的兩岸新的維他命可以換服了。 

  蔡英文有上述的不敢、不願、不知、不能等“四不”。看來蔡主席的這“四不”是很困難的僵局與障礙,能不能突破和化解,確實不容易。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