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雙英”對決戰正式開打

時間:2011-04-28 09:32   來源:台灣網

  經過激烈的黨內競爭,蔡英文以極小的差距險勝蘇貞昌,確定代表民進黨爭取“總統大位”;國民黨也于昨日正式提名“總統”馬英九角逐連任,2012“總統大選”。臺灣《中國時報》今日發表社論表示,“雙英”對決已成定局。可以説,這將是一場勢均力敵的選戰,未來9個月,無論是政策大方向、選戰策略、候選人表現、甚或競選團隊運作,若要贏得“大選”,任何一方都沒有犯錯的空間。 

  社論指出,就選舉的節奏而言,有執政優勢的國民黨,現階段較無內部整合的問題。事實上,在國民黨通過提名的同時,馬英九發表的“腳踏實地向前行,臺灣一定贏”參選聲明中,細數這三年來的政績,並且率先喊出“改變已經發生,改革不能中斷”的訴求,頗有強化執政優勢、以逸待勞的態勢。 

  相對的,蔡英文雖然勝出,但是她即將要面對的內部整合,其艱困複雜,可能遠甚于慘烈的黨內初選。首先,沒有班底的蔡英文,在這次初選中頗有蔡謝同盟態勢,謝長廷公開力挺蔡英文、發動唯一支援,雖在黨內引發爭議,有人批評謝長廷將2012年蔡蘇之爭,打成2008年謝蘇之爭的延長賽;但是蔡英文最後險勝,謝長廷發動的“唯一支援”,確實可能發揮臨門一腳的功用;但是,另一方面,最後的民調數字顯示,蔡英文和蘇貞昌差距甚小,可説是在誤差範圍內,支援民進黨的選民必然期待未來“大選”中,蘇貞昌能扮演一定角色。 

  因此,蔡英文首先要面對的問題是,在未來的權力安排中,是要和蘇貞昌組成“政敵團隊”?還是犒賞“功臣”謝長廷?蔡英文雖然在選舉過程中,初露權謀算計,但是民進黨派系之間勢同水火、謝蘇集團長年征戰,蔡英文在權力鋪排中,能否維持恐怖平衡,就需要不小的功力。 

  社論指出,就以副手的選擇而言,國民黨雖有吳敦義、蕭萬長兩種選項,但選擇任何一人,都不至於牽動派系權鬥;相反的,蔡英文對副手的選擇,絕對是高難度;選擇有輔佐能力的資深前輩,對選舉沒有加分作用;但若選擇有戰力的黨內中生代,卻又有挑選接班人的意味,必然誤觸民進黨派系最敏感的神經。 

  即使要面對高難度的整合工作,但無可諱言的是,不管黨內打得再凶險,但一到“大選”,民進黨馬上可以成為一部高效能的選舉機器。當然,民進黨做為挑戰者,並不能只靠選舉招數,未來的勝負關鍵,仍在哪個黨的政策最符合民意趨勢。

  如果説,國民黨開始掌握臺灣民意的新趨勢,並且展開調整;民進黨也在轉向,在民進黨“總統”初選政見發表會中,不只許信良主張對大陸“大膽開放”,蔡英文、蘇貞昌都公開表示,2008年如果民進黨執政,也會推動三通;同時,民進黨去年還對兩岸簽訂ECFA採取抗爭態勢,但是發表政見時,蔡英文已絕口不談未來執政是否要中斷ECFA政策。 

  可以説,民進黨深知兩岸政策仍是該黨的罩門,但是民進黨傳統的意識形態,卻無法進行大幅度的調整,因此在四次政見發表會中,蔡英文都採取戰略模糊的態勢。只是,兩岸發展事關重大,目前的兩岸情勢已是全面交流,民進黨上臺後是否全面推翻,各界仍有疑慮,蔡英文想要勝出,勢必要整合全黨提出可行的兩岸論述。 

  社論最後強調,馬英九、蔡英文都是學者出身、形象接近,未來9個月,雙方陣營必然是寸土必爭,失分最少的那一隊,應該就是勝選的團隊。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