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防疫一地雞毛,民進黨當局還要在兩岸關係上“冒進”?

2021-06-01 09:35:00
來源:華廣網
字號

  臺灣近期疫情大爆發,民進黨當局“政治防疫”“吹牛防疫”的弊端暴露無遺,島內防疫工作已成了一地雞毛。最新民調顯示,蔡英文“施政”滿意度出現斷崖式下跌,連綠營自己人都喊出“撤換疫情最高指揮官”“再拖兩個月(民進黨)政權也就差不多了”。

  疫情肆虐會不會引爆臺灣政治危機?目前來看,存在這種可能性。這也提醒我們,民進黨當局為轉移防疫不力的焦點,未來不排除在兩岸關係上加大挑釁動作,採取更冒進的兩岸政策。

  確診病例猛增醫療量能不足

  島內新冠疫情到底多嚴重?數據顯示,截止5月26日,臺灣總確診病例為6766例,每百萬人確診案例255例,放在全球範圍內比較,這個確診率相對較低。不過,如果考慮去年臺灣疫情並未爆發的因素,就會發現最新這波疫情非常嚴重。以最近8天為例(5月20日至5月27日),確診4212例本土病例,死亡44例,分別佔島內總確診本土病例(5594例)75.3%、佔總死亡病例(累計59例)74.6%,即確診和死亡病例在過去一週快速上升。

  從擴散範圍來看,5月中旬確診病例主要集中臺北與新北,隨後快速向中南部擴散,到5月24日,臺灣本島只剩臺東縣一塊凈土,未料僅隔一天臺東就確診2例,至此,臺灣本島各縣市全部淪陷。5月26日馬祖失守,意味著疫情漫延到外島。此外,“雙北”多家醫院爆發院內集體感染,同時因為沒有普篩,社區感染個案始終無法徹底排查,導致染疫鏈條難以摸清。

  確診病例猛增,加上民進黨當局未能提前部署,直接的後果就是醫療力量嚴重不足。臺北市副市長黃珊珊25日公開表示,“集中檢疫所幾乎額滿,新開防疫旅館根本趕不上新增確診個案數(需求)”。臺北市聯醫工會當天在臉書説,“急診塞爆、病房滿床,救護車還在源源不絕地把病人送進來,醫療崩壞在即。

  臺媒報道稱,一些篩檢陽性者因為得不到及時治療,只能在家無助等待,甚至有人在送醫前就病死在家。即便在醫療資源最多的臺北市,從5月26日起,快篩陽性沒有症狀者,也只好改為居家隔離。為應對疫情,民進黨當局雖然開始徵用民間實驗室以增加篩檢量能,也把居家隔離政策從“一人一戶”放寬到“一人一室”,但相對洶湧的疫情仍遠遠不足。

  “政治防疫”破功引爆信任危機

  自稱“防疫模範生”的臺灣,為何會在今年這個時候爆發如此令人揪心的疫情?美國《時代》週刊直指,這是民進黨當局“澎風(吹牛)防疫”,導致民眾“沉溺于虛假安全感”所釀成的苦果。換句話説,臺灣靠著全面鎖島阻絕病毒,確實一度取得了不錯的防疫成績,但民進黨當局因為忙於政治操弄,只顧搞“大內宣”,吹噓“臺灣是防疫模範生,世界NO1”,並沒有好好把握“本土0確診持續200多天”的緩衝期,積極落實相關防疫政策。

  忙於“大內宣”的後果,是導致臺灣民眾主觀上認為“臺灣是安全的”,進而出現思想鬆懈,越來越多的人出門不戴口罩,不再保持社交距離。再加上疫情指揮中心屈從“綠委”壓力,喪失專業把關,讓航空公司機組人員的隔離檢疫規定從“7+7”逐步放寬到“5+9”、“3+11”,造成防疫大漏洞,導致華航諾富特飯店群聚感染。《紐約時報》批評説,民進黨當局的“防疫傲慢”,讓疫情大爆發“這一天遲早會到來”。

  疫情大爆發後,人們回頭才發現,臺灣防疫幾乎處於“裸泳”狀態,“超前部署”的結果是篩檢站不夠、PCR檢測實驗室不夠、隔離旅館和重症病床位都通通不夠。就疫苗來説,民進黨當局年初就説採購到3000萬劑,但到現在只有70萬劑到手,目前疫苗施打率不到1%,低到可怕,甚至連“醫護警消”等最前線抗疫人員都沒疫苗可打。

  “七分政治,三分防疫”的任性做法引爆了島內第二波疫情,對民進黨當局批評聲浪也逐漸高漲。5月25日,親綠的“臺灣民意基金會”公佈最新民調,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聲望創21個月來新低,臺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的“不滿意度”也創下新高。國民黨5月27日公佈的最新民調顯示,臺灣老百姓對民進黨當局施政打出的分數是“不及格”。

  民眾耐心漸失謹防甩鍋暴衝

  此波疫情爆發,民進黨當局曾迷之自信宣稱,5月28日可解除“三級警戒”,併發動綠營網軍“帶風向”説,“看好了世界,臺灣只示範一次,如何在兩周內解除三級警戒”。

  病毒不會玩政治,但會把人玩死。面對疫情遲遲無法緩解,民進黨當局不得不低頭,宣佈將“三級警戒”延長至6月中旬。但臺灣前“衛生署長”楊志良悲觀認為,臺灣民眾要恢復正常生活,起碼都要等到明年初。

  “三級警戒”延長,無疑加重了島內民眾的焦慮感,而疫苗嚴重短缺和遲遲不到位,讓越來越多人失去耐心。民進黨當局現在改口稱,6月預計有200萬劑,到8月底共有1000萬劑。前“綠委”郭正亮對此表示,民進黨當局根本就是亂來!“民眾再兩個禮拜就受不了,再拖兩個月(民進黨)政權就差不多了。”柯文哲批評“若等到8月打自産疫苗,會死傷慘重”。國民黨“立法機構”黨團費鴻泰呼籲民眾,若到8月底民進黨當局仍毫無作為,“就把它(民進黨當局)推翻”。

  全臺防疫步調也陣腳大亂,面對民進黨當局落後和遲緩的防疫動作,臺北市長柯文哲、新北市長侯友宜等人早就不再理睬臺疫情指揮中心,“先走一步”。在民進黨當局無法採購到疫苗情況下,南投縣率先表態欲買上海復星BNT疫苗,並已向民進黨當局送公文。國民黨主席江啟臣26日宣佈,國民黨中央與藍營14個執政縣市首長組成“抗疫聯盟”,“用積極作為面對混亂局勢。”

  對此嚴峻形勢,為了其掩蓋防疫無能,轉移焦點,民進黨當局故伎重施,大肆甩鍋大陸——買不到疫苗,不説自己違反商業規則,卻抹黑大陸阻撓;參加不了世衛大會,不提自己不承諾“九二共識”,幻想“以疫謀獨”,卻編造“大陸打壓”的政治謊言;臺灣“友邦”疫苗短缺,美臺無法幫忙,轉而向大陸求援,民進黨當局卻無中生有揣測“大陸挖墻角”;島內民心恐慌,民進黨當局不反思自己防疫不力,卻無端指責大陸對臺進行“認知作戰”,結果被人發現所謂“認知作戰”根本是自導自演,“人贓俱獲”沒法抵賴,只好道歉收場。

  “政治擺中間,防疫放旁邊”的倒行逆施,終究讓民進黨當局自嘗苦果,疫情大爆發對其政權已構成嚴重衝擊。但以民進黨“臺獨”的頑固不化,如果島內疫情繼續延燒,為了轉移矛盾,鞏固其“綠色政權”,未來不排除它在兩岸關係上會加大挑釁動作,甚至採取更冒進的政策,對此各界必須高度警惕。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