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港媒:臺灣對美國亦步亦趨 當心身不由己

2021-04-02 09:52:00
來源:華夏經緯網
字號

 

  據中評社報道 近期,從“美臺海巡合作備忘錄”到“帛琉總統訪台”再到“新疆棉風波”,臺當局對美亦步亦趨,務必要謹慎清醒,如果再持續將自己推到中美競爭的風口浪尖,臺灣自身也將面臨身不由己的險境。

  3月25日,“美國在臺協會”(AIT)與臺當局“駐美代表處”簽署所謂“海巡合作備忘錄”,這一合作受到臺當局的稱讚,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讚揚這代表“臺美合作再次前進了一大步”。雖然臺灣早已與美國就海巡事務開展合作,但此次簽署突破公開化,同時因海巡單位具有武裝性,備忘錄被認為暗含軍事合作意義,引起中國大陸的反對和戰略界人士關注。3月28日,帛琉總統薩蘭格爾惠普斯率團“訪問”臺灣。值得注意的是,美國駐帛琉大使倪約翰隨行前往,這被指為是自1979年美臺“斷交”以來,首次有美國駐外大使公開訪問臺灣。29日,臺當局外事部門主管吳釗燮與帛琉總統惠普斯、美國駐帛琉大使倪約翰在國際記者會上互碰手肘打招呼併合影,不回避與美國大使的公開接觸。

  在新疆棉風波中,中國網民自發抵制多家涉嫌停止使用新疆棉花的國際品牌。然而對此臺當局卻忽視了大陸民眾的感受和事實真相,追隨美方立場,對大陸喊話“要正視維吾爾族的人權議題,唯有停止壓迫,才能化解國際質疑,才能化解對立衝突”。

  中美正在政治、經濟、科技等多個領域激烈競爭。而臺灣地區作為美國遏華的一顆重要棋子,完全從抗“中”思維出發,對美亦步亦趨,甘願偏向美國一邊,站在中美角力的“前線陣地”,恰好是把自己放在了風口浪尖上。

  多位政治家已提醒了目前中美競爭的危險性。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上週四在倫敦出席一場活動時提醒説,美國及其西方盟友必須與中國就新的全球秩序達成諒解,以確保穩定,否則世界將進入猶如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危險時期。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27日也稱,美國外交和安保戰略上的重要地區移到了印度-太平洋;包括日本在內的亞洲地區已成為“中美兩國對立的前線”。這些都説明瞭臺灣所處地理位置的敏感性和其甘願身處美國遏華前線具有的高度風險性。

  同時,我們也要看清中美競爭的走向。美國總統拜登日前在其首場發佈會上提到,美國將會從三個方面同中國展開競爭,包括通過加大對工人和科技的投資、重建美國聯盟,繼續引導關注北京人權問題的三種方式。筆者注意到,拜登雖稱在其任內會阻止中國超越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但也提到不會與中國對抗。此前,中美在阿拉斯加舉行的戰略對話中也重申了“一個中國”原則。

  由此可見,未來中美競爭將集中于數字科技領域以及國際規則和秩序的方面,美國並不願意突破中國紅線,也不可能樂見互相之間産生直接的軍事衝突。而中國這邊則向來主張競合中合作大於競爭一面,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也在26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過,我們希望同包括美國在內的其他國家相互尊重,良性互動,開展互利合作,不斷超越自我,提升自我,讓彼此成為更好的自己,造福全世界。那麼,在中美都不尋求對抗的情況下,臺當局卻一直不顧臺灣民眾的福祉,毫不猶豫地跟風美國,實乃不明智之舉。臺當局要看清前路,謹慎思考,否則將連累全臺灣人民陷入身不由己的境地。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