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戰三任“特使” 國際樂見兩岸和平新局

時間:2010-11-10 09:17   來源:台灣網

  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將於11月13日至14日在日本橫濱舉行,今年會議的主題是Change and Action(改變與行動)。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今日發表社評表示,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三度代表臺灣參加非正式領袖會議,除代表兩岸關係的穩定發展外,也意味著臺灣參與APEC的深化,這是國際樂於見到的兩岸局面。

  

  全文摘編如下:

  連榮譽主席三度出使APEC有以下幾點重要意義:

  首先是象徵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連戰前二次與中共中央主席胡錦濤在APEC場合會面,代表兩岸在國際場域上可以共存,併發展出彼此互利共贏的合作模式,今年兩位再次在APEC場合會面,表示兩岸已經在APEC場合建立穩定的互動模式,未來兩岸可依此模式,推動在其他國際場合的互動與合作。

  其次是大幅拓展臺灣的國際活動空間。連榮譽主席在APEC場合除固定舉行的“胡連會”之外,亦與其他國家領袖當面交換意見,而臺灣代表團也與多個國家的代表團在APEC場合舉行雙邊會議,大幅拓展了臺灣的國際活動空間。

  第三是拓展兩岸的國際經濟合作領域。兩岸同為國際經濟社會的重要成員,在面臨全球化與區域經濟整合的大趨勢時,雙方應該優勢互補,以因應全球經濟局勢快速變遷的多重挑戰。連主席三次代表臺灣出席APEC,可以為兩岸在國際經貿場域建立合作橋梁,讓雙方能攜手合作,拓展兩岸的國際經濟合作領域。

  此次APEC的會議主題為“變革與行動”,相當切合當今全球經濟的發展局勢。目前經濟與金融的全球化,已使各區域關係密不可分,未來個別區域的經濟發展、個體企業的經營策略、甚至個人的生涯規劃,都要掌握瞬息萬變的全球經濟與金融脈動。因此,有必要透過國際經貿組織或會議,加強交流溝通,掌握充分訊息,隨時採取變革與行動,才能因應經濟及金融全球化所帶來的可能衝擊。

  除了大會主題外,這次主辦國日本提出檢討茂物會議(Bogor Goals)的目標,也就是貿易與投資的自由化、商業便捷化、以及經濟與技術合作,同時推動推動亞太地區自由貿易區(Free Trade Area of the Asia-Pacific, FTAAP)、因應後金融海嘯的行動策略等議題。這些都是攸關臺灣對外經貿關係能否順利發展的重要議題。

  兩岸關係自從2008年5月馬英九就任臺灣地區領導人後,展現和平、合諧與合作的局面,將臺海地區轉變成現在的和平廣場。尤其是兩岸恢復海協、海基兩會制度性的協商管道之後,截至目前為止,雙方一共舉行5次會談,簽署14項協議與發表陸資赴臺一項共同聲明,解決兩岸交流所衍生的各項問題。

  現在兩岸海空直航、大陸觀光客來臺、食品安全、金融、郵政、司法互助、陸資來臺、農産品檢驗檢疫、漁船船員勞務合標準計量檢驗認證、ECFA、智慧財産權保護等合作協議,都已經相繼實施。臺灣企業與人民,不論在日常生活或企業經營方面,都已經感受到14項協議所帶來的實質效益。兩岸和平穩定、繁榮發展的局面,不但為兩岸人民創造福祉,也符合國際的期待與利益。

  當前兩岸關係在海協、海基兩會制度性協商管道的運作下,正邁向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的大道,連戰三度率團出席APEC非正式領袖會議,為兩岸在國際場域開創寬廣的合作空間。期待兩岸在這些基礎之上,進一步攜手合作,開展和平穩定、繁榮發展的兩岸關係,共同為兩岸人民謀福,同時也一起善盡國際經濟成員的責任,提升所有地球村成員的福祉,這才是兩岸人民之福,也才是世界人民之福。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