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動“牛肉公投”或成民進黨新選戰策略

時間:2009-11-05 09:19   來源:中國新聞網

  澳門《新華澳報》4日刊出署名富權的文章説,發動“牛肉公投”或成民進黨新選戰造勢策略。民進黨的算盤是,只要能在年底基層“三合一”選舉中,炒熱“反美國牛肉公投”議題,就足以達到“動員選民”目的。在抬高得票率下,即使是在縣市長選舉方面未能達到“坐三望四爭五”目標,至少在縣市議員和鄉鎮長選舉方面,也可打破國民黨“組織戰”的圍剿,爭取到較佳選績。

  文章摘編如下:

  “公投綁大選”,這是民進黨的選戰利器。在以往三次的“公投綁大選”中,雖然民進黨所提出的四項“公投”議題都因被其批評為“門檻過高”而鎩羽而歸,但無庸置疑,確因“公投”而凝聚了其支援者的向心度,因而也直接地扯高了其所推出的候選人的得票率。實際上,二零零四年的“總統”選舉,“陳呂配”之所以能首次創下了綠營得票過半數的紀錄,除了是擁有“執政”資源及“兩顆子彈奇招”在起作用之外,“公投綁大選”策略奏效也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

  至於去年初連接兩場“公投綁大選”,民進黨所推出的候選人之所以未能獲得預期成績,據民進黨事後檢討,並非是“公投綁大選”沒有發揮作用,關鍵是在於受“扁案”的影響。正因為是“公投綁大選”的效力巨大,原本是激烈反對“公投”並以“綁大選”處理的國民黨,才也搞了“公投”,以冀求抵消民進黨“公投綁大選”策略的效果。

  民進黨嘗過了“公投綁大選”的甜頭之後,早就希望能在今年底的“三合一”選舉中,再以“公投綁大選”的方式,來為其所提名的候選人造勢助選。但民進黨所發動的“ECFA公投”,第一關就被“公投審議委員會”擋下。就在民進黨正為不知拿什麼議題來發動“公投”而焦急之際,從天上掉下了“美國牛肉風波”這個大禮物,令民進黨喜出望外。民進黨認為“美國牛肉風波”攸關食品安全 ,因而是一個較好的民生議題,較為容易引發選民共鳴,因而是發動“公投”的極佳題材。

  實際上,民進黨三次發動的“公投”,包括二零零四年“總統”選舉時的“強化‘國防’”和“對等談判”公投,二零零八年一月“立委”選舉時的“討黨産公投”,三月“總統”選舉時的“入聯公投”,都是政治議題,尚且能激發部分選民的投票意欲,甚至有小部份支援“連宋配”的選民也在“強化‘國防’”和“對等談判”公投中投了票並投了贊成票。那麼,關係到廣大選民切身利益的民生議題公投,就更有吸引力了。

  因此,當消基會、董氏基金會等民間團體發起“反美國牛肉公投”,民進黨中央就立即響應。民進黨發言人蔡其昌昨日上午就稱,為全力捍衛人民健康,民進黨將盡全力支援與配合“反美國牛肉公投”。民進黨進一步主張,“ECFA”與美國牛肉“公投”都應該比照“澎湖博弈公投”,贏一票就過關的模式。民進黨也呼籲人民不分藍綠、不分族群,大家一起來聯署“反美國牛肉公投”。

  當然,民進黨現在是“在野黨”,無法像過去八年那樣可以全力掌控“中央選舉委員會”,因而其所推動的“反美國牛肉公投”議題,能否獲“中選會”接納,即使能獲接納,“中選會”是否決定將其與“三合一選舉”捆綁起來實施,都存在很高的不確定性。但民進黨的密底算盤是,即使未能實現“公投綁大選”,但只要能在“三合一”選舉的競選過程中,炒熱“反美國牛肉公投”的議題,並實際具體發動“公民聯署”活動,就等於是要求泛綠選民和中間選民,甚至是也反對輸入美國牛肉的泛藍選民向民進黨表態交心,那就足以達到其“動員選民”的目的。在抬高得票率下,即使是在縣市長選舉方面未能達到“坐三望四爭五”的目標,至少在縣市議員和鄉鎮長選舉方面,也可打破國民黨“組織戰”的圍剿,爭取到較佳選績。

  其實,即使是撇開“中選會”再已不是“扁家店”,因而不會再按民進黨的意願做出“公投綁大選”的決定不提,按照島內“公民投票法”所規定的發動“人民提案公投”的程式和時程,民進黨要想在短短的一個月之內將“反對輸入美國牛肉”議題付諸“公投”,是完全趕不及的。不要説是“公投”第一關的組織八萬多選民提案,並送交“公民投票審議委員會”審議通過,需要不少時間,及第二關要徵集到八十七萬選民的聯署,就需要的時間了,即使是上述兩“關”都能闖過,還須由“中選會”審查聯署名冊,及發出“公告”,是完全趕不上已定於十二月五日進行的“三合一”選舉同時實施 “公投”的。

  還有一個問題是,由於“公投”的“門檻”甚高,“反對輸入美國牛肉”議題即使是付諸“公投”,也未必能通過。如此,就將會形成“臺灣人民支援輸入美國牛肉”的政治結論,那就等於是宣佈民進黨近來所發起的“以牛打馬”運動,是缺乏正當性的,甚至是無理取鬧式的。長期經營政治議題的民進黨,好不容易才揪住了一個可以幫助民進黨改變形象的民生議題,卻遭到主流民意的否定,日後民進黨就不要再“混”民生議題了。還有,蔡其昌所出的“澎湖博弈公投模式”,也不能比照其所要推動的“反對輸入美國牛肉公投”。這是因為,按《公民投票法》規定,“澎湖博弈公投”是屬於“地方性公民投票”,在程式上與屬於“全國性公民投票”的“反對輸入美國牛肉公投”,有所不同。因為“地方性公投”是就地方自治事進行“公投”,只須向當地的地方政府提出,相對簡單得多。

  民進黨並非不知道這個“罩門”,蔡其昌昨日就坦言,公投法有三道關卡,這三個關卡的困難度都很高。因此,民進黨的如意算盤是,把“公民投票”當作是“秋後扇”,只顧眼前利益,不管後遺症如何,先衝高“三合一”選情再説。按此思維邏輯,民進黨就很有可能會在近期內,正式提出要推動“反對輸入美國牛肉公投”,並開展徵集公民聯署的工作,在徵集聯署的過程中,等於是為民進黨籍的候選人造勢。

  民進黨目前遇到一個有利條件是,在若干由國民黨縣市,如臺北市、臺北縣、嘉義市等,也已“揭竿起義”,公開宣佈反對輸入美國牛肉。民進黨在徵集公民聯署時,説不好將會跑去向臺北市長郝龍斌、臺北縣長周錫瑋、嘉義市長黃敏惠等及其下屬的衛生局長征求聯署。這一著“將軍”策略,將會使郝龍斌等人陷入左右兩難困境,擅長于打宣傳戰的民進黨就可大做文章。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