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是真要辯論還是故意破局?

時間:2010-03-25 09:32   來源:台灣網

  臺灣《中國時報》今日社論表示,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即將在六月簽署,馬英九日前已明確宣示,願意與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就此一重大議題進行辯論。執政黨難得主動出擊,民進黨沒道理再回避了。畢竟根據最新民調,泛綠支援者有高達九成二贊成朝野辯論,比泛藍支援者還高,面對黨內力主迎戰聲浪,蔡英文儘管做出了回應,令人相當遺憾的是,又刻意設下了種種前提條件,仿佛故意就是要讓這場辯論陷入破局之勢。

  蔡英文要求“立法院”主導ECFA調查報告,民進黨發言人蔡其昌則提出要建立有效的談判機制,例如“立法院長”王金平也同意的兩岸事務監督小組。王金平主張建置的兩岸事務監督小組是“立法院”任務編組,廣泛監督當局所有的兩岸政策,並非專案式的調查委員會,兩者不能相提並論。那麼,民進黨到底是要ECFA調查委員會?還是兩岸事務監督小組?而不論何者,“立法院”職權就在監督當局所有政策、法案與預算,當然包括ECFA,朝野辯論與“立法院”職權可以脫勾,如果兩者非挂勾不可,朝野辯論由“立法院”兩黨有關負責人在“立法院”進行即可,何必主席出馬? 

  社論分析,蔡英文同時又強調要全力推動第二次ECFA“公投”。事實上,民進黨去年已經進行過一次ECFA的“公投”連署案,但遭“公投審議委員會”否決。很難想像,在沒有太多變化的情況下,即使民進黨與臺聯黨再次連署完成,公審會可能推翻前議,突然通過了ECFA“公投”案。ECFA只是架構協議,簽署之後,兩岸才能在這個架構下,進行談判和磋商,沒有內容只有綱要的協議,要“公投”什麼呢? 

  臺灣社會充斥情緒性的對立言詞,對不同於己方的論述,習慣性的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這一年多來,ECFA的資訊汗牛充棟,從“農委會”、“勞委會”、“經濟部”、“陸委會”,各部門都有政策説帖,先不説質,僅從量上評估,也遠遠超過當局其他重大政策。對一般民眾而言,對一個只是“架構協議”的ECFA可以淡漠以對,但做為負責任的、特別是已經有執政八年經驗的在野黨,民進黨沒有為反對而反對的藉口,民進黨可以不接受當局部門的“官方説法”,但也要拿得出反對的具體理由和論點。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