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能告別“臺獨”嗎?

時間:2010-01-04 08:58   來源:台灣網

  臺灣《聯合報》3日發表社論指出,“臺獨”的政治目標有二:一、實現本土化的“民主”政治。二、解決兩岸問題。然而,由於世界、兩岸及臺灣的主客因素皆已産生了結構性的無可反逆的巨變,“臺獨”大概已無可能作為解決兩岸問題的方案;尤有甚者,由於“臺獨”因素迄今仍然寄寓在民進黨中,更使得臺灣的民主政治難以正常運作。現今的“臺獨”,漸已成為政治內鬥工具而已,更已成為羈絆民進黨以致羈絆了整個臺灣民主政治運作發展的嚴重障礙。

  “臺獨”人士常説:“臺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不論其名字叫做臺灣或中華民國。”這是一種偷梁換柱的虛妄論述。其實,無論在法理上或現實上,所謂“不論其名字謂何”的説法皆是不成立的。真相是:有哪一部“憲法”説這個“國家”的名字叫做臺灣?再説,如果“中華民國”被顛覆消滅,臺灣真有可能變成“臺獨”所憧憬嚮往的那個新而“獨立的國家”嗎?

  社論指出,“臺獨”雖在兩岸間仍有“黑臉”的角色可扮,但已無可能做為解決兩岸問題的主軸方案。這尚不是“臺獨”對臺灣造成的主要困擾,因為“臺獨”在兩岸議題上已是必趨邊緣化;真正嚴重的問題是在:“臺獨”儼然已經摧毀了臺灣民主政治的兩黨平衡關係,使民主制衡與政黨輪替皆難正常運作。

  社論分析,“臺獨”因素曾是臺灣民主化的重要動力之一,而推動臺灣民主化亦是民進黨發跡的主因;但是,在世界、兩岸及臺灣的主客因素皆生巨變的今日,“臺獨”卻捆綁住了民進黨,而又因民進黨被“臺獨”所捆綁,所以臺灣民主政治的正常運作也被民進黨所羈絆。主要的原因是:臺灣安身立命的主要課題在兩岸關係,但“臺獨”已無可能成為處理兩岸關係的主軸方案,則民進黨如今因“臺獨”而成為一個跛腳政黨,豈是意外?

  對臺灣而言,“臺獨”是一種“能破/不能立”、“有撕裂/無整合”的政治論述。二十年來,李登輝與陳水扁的“臺獨”操作,除造成內耗空轉的“民主”以外,“臺獨”給了臺灣什麼?民進黨執政八年,嘗試操作“臺獨”,而終於以“臺獨”毀了“臺獨”;至於陳水扁後來演出的“割臺獻美”,亦不能視為陳水扁一人的愚妄,而其實也是反映了“臺獨”論述本身的虛無。然而,作為臺灣兩大政黨之一的民進黨卻被“臺獨”捆綁住,臺灣的政黨政治如何不失衡失能?主流社會的疑慮是:因為“臺獨”不是臺灣的出路,所以不能以主張“臺獨”的民進黨作為臺灣的政治南針。

  民進黨主張“臺獨”,使臺灣的主流社會在政黨政治中失去了一個相對的選擇;而民進黨亦被自己幾十年來所製造的“臺獨”民粹因素所挾持,以致不能脫胎換骨。故而,在世界及兩岸的大變局中,此一台灣民主政治的大僵局,已然成為臺灣生存發展的大危機;不化解這個危機,臺灣的政黨政治不可能回復平衡,而臺灣亦不可能以整合的社會來迎對世界及兩岸的大變局。

  社論最後表示,“臺獨”最大的問題,已不在其不能解決兩岸問題,而在它已使政黨政治及民主政治內耗空轉、失衡失能。民進黨是否揚棄“臺獨”其實不是重點,但民進黨仍然操縱著相當的社會資源而使民主政治失衡失能,這卻足以對臺灣造成致命的傷害。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