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昆義:民進黨如何改造“不獨”之路?

時間:2010-12-07 09:45   來源:台灣網

  臺灣戰略學會秘書長王昆義教授在《中國評論》月刊十一月號發表專文《民進黨對“不獨”的改造之路》。王昆義認為:“蔡英文‘接受前朝政策’的談話,不僅是要解決民進黨未來走向‘不獨’的伏筆,也為民進黨在五市選舉之後,重新找尋一條政黨改造之路。沒有這項改造工程,民進黨想重新贏回執政權,那只能是天方夜譚。”

  全文摘編如下: 

  9月17日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接受臺媒訪問時説到:“兩岸政策穩定性很重要,民進黨若重返執政,會延續前朝政策,也不至於對ECFA的存廢進行公投”。她還説,五市選舉之後,民進黨會在“十年政綱”中強調穩定的兩岸關係。 

  蔡英文為何這麼説?

  首先我們要先了解的是,蔡英文這次的談話到底説給誰聽? 

  要知道,蔡英文這次談話是接受臺灣的“蘋果日報”訪問説出的,臺灣的“蘋果日報”以八卦新聞為主,並沒有強烈的政治意識存在,所以它的讀者普遍是中性民眾,不會攪和到藍綠的對抗中。所以,蔡英文的用意,顯然是要説給中性選民聽的,她説若重新執政會延續前朝的政策,顯然是有意要安撫中間選民的心,避免五市選舉會在兩岸議題上成為政黨對決。 

  蔡英文為何這個時候説這樣的話? 

  其實,蔡英文接受訪問的時間是在9月17日以前,而9月12日正是兩岸簽署的ECFA生效日期,所以蔡英文選擇這個時間點談話,顯然是有意對ECFA生效以後民進黨的態度作個表態,不再讓選民感到模糊。 

  “前朝”是什麼意思? 

  蔡英文這次的談話中,最受質疑的是“前朝”是指哪一朝?是馬英九時代或是扁時代?這其實沒甚麼好質疑的,蔡英文講的“前朝”,無可置疑的當然只是馬英九時代。 

  既然如此,那蔡英文又為何不直接説是馬英九時代呢?這有兩種原因,其一是,如果蔡英文的説法是指馬英九時代,那是肯定馬當局的兩岸政策,為了避嫌,她只能模糊化的使用“前朝”來隱涉;其二是,馬英九的任期還有一年多,如果馬英九在未完的任期中,繼續跟大陸簽署其他有關協議,蔡英文這時明白的説出“馬英九時代”,未來是否對這些協議也要“概括承受”,所以她必須使用模糊化的朝代指涉,避免以後民進黨重新執政以後難以轉圜。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