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忠信:扁重判具有“創造性破壞”的推進作用

時間:2009-09-16 14:07   來源:台灣網

  眾所矚目的陳水扁案“世紀大審”于9月11日宣判,陳水扁、吳淑珍夫婦被判處無期徒刑,陳家子媳也各被判兩年六個月、一年八個月不等,陳水扁的親信馬永成被判20年,林德訓被判16年,其他認罪者則被輕判。

  

  臺灣時事評論員胡忠信今日在新加坡《聯合早報》刊文表示,陳水扁被判無期徒刑,雖然各方早有預料,但宣判以後,仍引起震撼,更引來國際媒體的爭相報導。

  

文章摘錄如下:

  

  陳水扁一再意圖透過政治干擾、法律手段阻礙司法程式的進行,最後仍然受到“最嚴厲之制裁”。“天理昭彰,疏而不漏”,這是公平正義的落實。陳水扁所顛倒的價值與理念,再次得到保障與確認。

  陳水扁被判處重刑,雖然仍有二、三審才能定讞,但陳水扁夫婦、子女、親信、相關涉案者全都被判刑,已對未來的民主進程産生震懾作用。任何一個公職人員或送賄者,若有任何意圖或動作,勢必都會以此為“負面典範”,引以為前車之鑒。陳水扁以“卸任總統”身份受此遭遇,正式具有“創造性破壞”的推進作用。

  多年以來,民進黨對陳水扁所涉及的貪腐案,先是縱容、閃避于先,既又罔顧現實、進退失據以後,民進黨中央在黨內“挺扁派”的挾持之下,只在意陳水扁的“司法人權”,卻不願意全方位地正視貪腐事實,其後果是民進黨與陳水扁案綁在一起,陷入了政治泥沼。 
 
  9月11日一審宣判後,民進黨中央沒有道德勇氣與陳水扁切割,當人民期待民進黨脫離泥沼,搭建現在邁向未來的橋梁之際,民進黨黨中央仍然猶豫不決、瞻前顧後,既不能與陳水扁案脫鉤,反而愈陷愈深、不可自拔,如此表現臺灣民眾豈會寄予期待?

  

  “忘掉阿扁,交給司法”,這是臺灣民眾的自救之道;陳水扁唯有認罪、認錯、道歉、匯回海外資産,才有救贖的空間,問題是有可能嗎?“人是自己命運的建築師”,陳水扁如何面對二、三審,這是他的考驗與抉擇。

瀏覽精彩評論 點擊進入評論頻道



(本文不代表台灣網立場)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