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真會“反省”嗎?鬼才信

時間:2009-09-30 11:24   來源:台灣網

  謝克今日在《人民日報海外版》刊文表示,就在很多人都在説民進黨已經“無藥可救”的時候,最近幾天,突然從一些綠營人士的嘴裏冒出了不少“社會很期盼”的聲音,讓人印象最深的莫過於民進黨中常委段宜康的一席話:“我們和扁不一樣,我們願意承認有錯、承受指責,希望社會再給民進黨一次機會”,以及前“立委”陳景峻的“真情表白”:“我們虧欠人民太多,民進黨應該從零開始”。

  聽上去很“真誠”,但是不是由此就可以作出“民進黨內中生代涌現自省聲浪”的推斷了呢?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站出來説話的這幾位原本就屬民進黨內的“另類”,明裏暗裏與扁“劃清界線”的動作從來都沒有停止過,哪一次不是哪兒説哪兒了、“自討沒趣”?什麼時候在黨內引發過真正的“反省聲浪”?

  

  全文摘錄如下:

  説這是“條件反射式的情緒發泄”也許更準確一些。理由有三:

  其一,“鼓破眾人捶”是政治領域裏再平常不過的景致。儘管扁案還只是一審,但上周臺灣“高院”作出的對陳水扁“續押”的裁定預示著他十有八九要“將牢底坐穿”了。那些被扁係壓制、“捆綁”的綠營人士趁著這個機會喊幾句“切割”的口號、發泄一下心中的惡氣有什麼好奇怪的?

  其二,陳水扁上周的表現也的確是“吃人夠夠、可惡之極”。為了攪亂扁案的審理、給自己找一根救命稻草,居然置“臺獨大業”于不顧,要控告美國總統和國防部長,理由是依“舊金山和約”,臺灣受美國託管,統治權屬於美國,但美國沒有履行義務,所以要向美國法院提告。這一告,不僅直接證明了扁此前所稱“留在海外的錢,是作為臺灣‘獨立建國’之用”純屬鬼扯,也間接告訴人們,民進黨所謂“臺獨”的政治主張和由此衍生出的那個“臺獨黨綱”裏鼓吹的那些東西全都是屁話。

  經他這麼一鬧,扁係勢力手中所掌管的“臺獨鐵票”還會像過去那樣“雷打不動”嗎?他們對綠營政客的威懾力還能繼續存續嗎?沒聽民進黨大佬林濁水是怎麼説的?這個人已經邊緣化,無論羈押與否,對黨都不會有太大影響。沒聽有民進黨的現職高官也開始“坦言”:據他觀察,對扁遭續押的事情,現在確實已經“不太有人在談這個問題了”。

  其三,民進黨即將迎來23週年黨慶,即便這可能是“史上最黯淡”的黨慶,但送上幾句“應景”的話、為黨的未來許下幾個“願景”還是需要的。這種場合下發生的事情人們該當真嗎?

  不排除綠營陣中確實有人趁機想要幹些什麼,但是,“樹欲動而風不起”,他們又能怎樣?要知道,對於急於通過年底選戰的“勝利”來證明自己的領導能力、坐穩眼下位子的民進黨高層特別是對蔡英文來説,扁係手裏的選票不管還能剩下多少,都一定是他們用以“充饑”的首選“食物”。在選戰已迫在眉睫的情況下,要他們“重新提出産業、財經、兩岸政策的論述,跟國民黨一較高下,而不是只期待國民黨犯錯”,這可能嗎?

  説他們沒有一點要“反省”的意思似乎不太公平,畢竟,民進黨在中常會上,在如何聲援扁的問題上就達成了一個“文場先行、武鬥在後”的“共識”。為此,蔡英文還提出要拜會“司法院長”賴英照,力促“大法官會議”儘速解釋陳水扁案一審程式中是否存在“違憲”之處。但是,看看上周蔡英文因求見賴英照不成而惱羞成怒的樣子就該明白,表面上的“反省”之舉根本不可能蓋過其骨子裏的“爭鬥”之念。

  透過種種鬧劇,人們進一步認清了這樣的一個事實:如今的民進黨內,但凡想混出點名堂的,最先想到的事情無一例外的都是如何討好深綠、怎樣把這部分選票抓在自己手裏。指望他們“集體認錯、自我譴責”,“誠實面對過去、迎向未來”,那是癡人説夢。

  話説回來,就算現在民進黨還存有那麼一點“理性抗爭”的念頭,它也找不出這樣的人才呀。上周“立法院”裏發生的一幕想必大家都看到了:以蔡同榮為首的幾名“綠委”原本想“議場”內跟吳敦義好好“對質”一番,為“抹紅”他的香港之行找出一點“理性”的注腳,結果呢,被吳敦義反駁得啞口無言,成為坊間一大笑談。難怪有人會説,這些整天想著如何“杯葛”“執政當局”的綠營政客,除了扯假發、扇耳光、丟鞋子,實在拿不出別的什麼能耐了。

  就是這樣的一個政黨,居然在上周舉行的雲林縣第二選區“立委”補選中獲得了一場“壓倒性大勝”,真讓人看不懂。據説民進黨內現在是“氣勢大振”,不僅是希望將這種氣勢延續到年底選戰中,而且還準備對馬英九提出“罷免案”。他們會“反省”?鬼才信。

瀏覽精彩評論 點擊進入評論頻道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