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英”激辯兩岸經合協議

時間:2010-04-26 10:4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4月25日,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和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就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進行了一場全臺直播的電視辯論。島內輿論評價,馬英九在辯論中論點清晰,氣勢十足,而蔡英文多詭辯而少論據,表現得“外強中乾”。

  “臺灣人心會滴血”

  下午的“雙英辯”進行了共約兩個半小時,辯論分三階段:自由申論、交互詰問和結論。

  馬英九在申論階段開門見山表示,面對國際情勢變化,要選擇民進黨的封鎖還是國民黨的開放?要選擇民進黨的邊緣化還是國民黨的國際化?貿易是臺灣的生命,“如果不簽ECFA的話,臺灣人心會滴血”。  

  交互詰問時,馬英九直批民進黨以誇大其辭、“膨風數字”和灌水來恐嚇民眾。民進黨宣稱ECFA會讓529萬台灣人失業,嚴重誇大事實,實際只有約10萬人會受衝擊,且並非失業,受影響而已,當局已編列預算,給予這些行業以稅收和政策的扶持。他重申,簽ECFA利大於弊,不可因噎廢食。

  蔡英文質疑,難道透過中國走向世界是臺灣唯一選擇?馬英九回答,民進黨執政時沒有走出去的方案,讓臺灣經貿地位不斷滑落,“我們增加對大陸出口,就業會增加,外商會來投資、加碼,這就是我們為臺灣打造的環境。”如果民進黨認為ECFA不夠好,請拿出替代方案。

  馬英九在作結論時説,包括知名學者與外商都認為簽ECFA利大於弊,卻只有民進黨誇大弊端,“民進黨為何總是刻意要提出悲觀的預期?”

  “蘇貞昌會鬆口氣”

  此前,輿論多預測以談判起家的蔡英文可能在辯論技巧上會更勝一籌,但這次辯論卻是馬英九氣勢明顯佔上風。島內媒體評價,馬英九辯論時的表現,與以往的溫良恭儉讓大相徑庭,反倒顯得咄咄逼人與攻勢不斷,以犀利批判與辯證技巧不斷攻詰。蔡英文顯得居於守勢,且表情僵硬,卡殼頻頻。

  前民進黨大老沈富雄在電視評論節目中説,這次辯論可以看到,馬英九充滿少有的自信,因為“他相信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對的”。相比之下,蔡英文明顯落後了,她顯得焦慮緊張、觀點雜亂。他認為馬英九氣勢已經開始反彈,給馬英九的表現打85分,給蔡英文73分。其他名嘴直言,沈富雄給蔡英文的打分“太厚道”。名嘴黃光芹則説,蔡英文表現得“外強中乾”,她很傷心,只給49分。

  “雙英”辯論一度被視為蔡英文的2012年“前哨戰”,外界認為蔡英文憑藉與馬英九同臺的機會,可以確立她民進黨內“最佳人選”的地位。綠色名嘴就此評論説,同樣力爭2012齣線權的蘇貞昌在家看完這個辯論,不能説他“會感到高興,但至少會松了一口氣”。

  臺灣政治的宿命

  東森新聞在轉播辯論節目同時展開電話調查,下午打進來的數千個電話顯示,有80%人贊成簽署ECFA,20%反對。

  “雙英辯”當天上午,兩岸和平發展論壇以“ECFA是經濟問題還是政治問題”為主題召開研討會。論壇召集人、勞動黨主席吳榮元,中國統一聯盟主席紀欣出席並表示,推動ECFA既有助於兩岸在經貿上進一步的互利、雙贏,也將促成兩岸社會的進一步交往、融合,有助於兩岸和解並逐步消除對立狀態,因此,兩岸和平發展論壇對ECFA持肯定的態度。

  對於民進黨宣稱臺灣農業將會遭受最大衝擊,業者25日接受採訪時表示不能認同。彰化縣農會總幹事廖振賢説,馬英九和“農委會”已多次公開宣示,相信當局的信用,不會隨意開放大陸農産品進口;屏東縣林邊鄉漁會科長陳玉玲表示,臺灣的農産品蠻有競爭力,因此較不擔心農産品開放問題,相信在競爭刺激下,也能提升臺灣農漁産品競爭力。自行車、紡織、石化等多個行業業者當天接受媒體採訪時皆表示,希望ECFA簽署帶來更大商機。

  但民進黨的立場沒有因此改變。辯論後的記者會上,蔡英文繼續指責馬英九隻會做文宣,ECFA策略是“險中求勝”,簽署ECFA是“少數人匆促決定”。

  臺灣《聯合報》社論説,其實早就可以預判,這是一場沒有結果的辯論。因為辯論尚未開始,民進黨已經聲明,不管辯論結果如何,仍要上街頭,仍要“公投”。在民進黨眼中,這場辯論的唯一目的就在建立繼續對立抗爭的正當性而已。那麼,還有什麼理性辯論的空間可言?社論説,每一個探討臺灣出路與生路的議題,都被轉化變質成內部的政治鬥爭,這難道是臺灣政治的宿命嗎?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