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讀“和平使命-2013”中俄聯合軍事演習

時間:2013-08-07 09:43   來源:科技日報

  全方位檢校戰鬥力

  對于跨國進行的聯合軍事演習來說,部隊遠程投送無疑是其看點之一。作為跨國進行聯合軍事演習的序幕,部隊遠程投送的質量與效率不僅事關部隊能否順利按照計劃想定進行作戰部署的基礎,更是一支部隊戰鬥力最直觀的外在表現。此次中俄聯合軍事演習中,中方參演部隊及裝備通過鐵路運輸、空軍航空兵轉場等方式陸續趕赴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州,參加地面行動的有來自俄軍和中國軍隊的一個營的戰術小組及滿編技術裝備。俄羅斯空軍與防空部隊第二司令部和中國空軍的各種用途轟炸機和直升機組成的聯合航空群將為地面行動提供掩護。兩軍還將派出陸軍戰鬥群、空中戰鬥群和綜合保障群參演,俄軍出動的主要序列主要來自中央軍區伏爾加河地區的部隊和空降兵特種作戰分隊和蘇-24前線轟炸機、米-8等常規裝備。

  與2009年中方部隊作為東道主在境內組織聯合軍演不同,此次中俄聯合軍演是沈陽軍區部隊首次出境參演、首次跨境遠距離兵力投送、首次組織境外演習保障、首次獨立籌劃導調與俄軍聯演、首次境外組織實彈演習。根據中方導演部透露,中方參演部隊分7批陸續向俄境投送。其中,空中投送4批,鐵路投送3個梯隊。空中投送主要是先遣組、導演部和戰役指揮部、空軍5架殲轟-7A飛機、陸航6架直升機,除陸航轉場從滿洲里出境外,其他3個批次均從新疆友誼峰出境;鐵運梯隊共3列軍列,分3批從滿洲里口岸出境。39集團軍參演部隊從中國東北遠距離投送到俄羅斯的歐亞交界處,訓練摩托化穿插展開集結投入戰役和保障群功能。這將成為中方最大的檢驗訓練科目。

  中俄“連”演引人注目

  盡管此次中俄聯合軍演規模並不大,但中俄兩個亞太地區“大塊頭”的每一次互動,無疑都會引來廣泛關注。尤其是在近年來美國高調“重返亞洲”,不斷強化在亞太地區的軍事部署的大背景下,中俄之間的軍事互動更加成為關注的熱點。俄羅斯之聲電臺網站在7月23日的報道中就指出,“中俄兩國7月10日才剛剛結束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以東海域舉行的大型海上軍演,‘和平使命—2013’反恐軍演就接踵而至,必將引起美國乃至整個西方專家們的高度關注和焦慮不安。”

  究其緣由,與近一段時間來,中俄雙方接連在亞太地區展開密集的軍事交流活動不無關係。

  2013年7月5日至12日,中俄雙方在日本海彼得大帝灣舉行“海上聯合-2013”中俄海上聯合軍演。中俄雙方均部署了大批參演兵力。中方編隊由北海、南海艦隊主力艦艇組成,包括導彈驅逐艦沈陽艦、石家莊艦、武漢艦、蘭州艦,導彈護衛艦煙臺艦、鹽城艦和綜合補給艦洪澤湖艦,隨艦直升機3架、特戰分隊1個,是中國海軍一次性向國外派出兵力最多的演習,具有演習規模大、演練內容全、實彈射擊多等特點。就在中俄“海上聯合-2013”海上聯合軍事演習結束當日淩晨,俄軍再次動作,總統普京授權國防部長紹伊古開始對東部軍區進行大規模突擊檢查,俄東部軍區進入高度戰備狀態,自蘇聯解體以最大規模的突擊戰備演習由此拉開帷幕。 

編輯:顧文婧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