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俄軍事合作如火如荼 軟對抗西方霸權

時間:2013-08-05 10:39   來源:環球網

  據俄塔社8月3日報道,新聞處發佈的消息稱:“俄羅斯和中國軍人3日在車裏雅賓斯克州切巴爾庫爾訓練場舉行了“和平使命-2013”中俄聯合反恐演習野戰營開營儀式。演習第一階段為兵力投送階段,從7月27日開始,中俄參演軍隊和武器裝備于這一階段陸續投送到切巴爾庫爾訓練場。”

  報道指出,參加軍演的中國軍人和裝備已分批抵達訓練場。中方投入演習的重型裝備包括殲轟-7A飛機、米-171運輸直升機、直-9武裝直升機、坦克、裝甲車、120毫米自行榴彈炮、152毫米自行火炮等。

  演習第二階段于8月14日結束,主要內容為擬制實兵演練計劃。第三階段實兵演練階段,將於8月14日開始。

  令據俄羅斯之聲電臺網站8月2日報道,8月1日至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參演部隊抵達“和平使命-2013”演習地點。他們將與俄羅斯同行們並肩為防範恐怖主義威脅和消滅恐怖分子制訂戰術和舉行實兵演練。自2005年中俄軍人首次舉行“和平使命”反恐演習以來,2013年的演習規模最大。演習從7月27日開始,至8月15日結束,歷時近三周。1500余名官兵、包括20架戰鬥機和直升機在內的200多套軍事裝備將參加演習。

  文章稱,中國奉行不結盟政策,但北京與近鄰兼戰略夥伴俄羅斯的軍事合作發展得如火如荼。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專家安德烈伊萬諾夫認為,這背後存在客觀原因。他指出:“演習主旨是反恐。這一點很重要。除恐怖主義威脅外,令中俄看重的還有另一個方面,雖然它們不會公開聲明這一點:世界各地都在發生所謂的‘顏色革命’。莫斯科和北京不可能對這一重大風險視而不見。”

  文章指出,從地緣政治角度來看,中俄強化軍事合作的目的之一是構築自己的力量中心,在多極化世界背景下,中俄兩國政治家們反覆強調這樣做的必要性。然而,並非所有專家都支援上述觀點。俄戰略研究所專家葉連娜蘇波寧娜認為,中俄演習不過是例行合作,並不是為了達成全球目標。她表示:“中國是俄羅斯的戰略夥伴。兩國高層領導人在近年來的會晤中決定,發展包括軍事領域在內的各層面合作。兩國目前沒有矛盾:邊界問題幾年前已全部解決。中俄交好不針對任何第三國,而是為了維護地區穩定。”

  但中俄兩國許多權威分析家和政治活動家都堅信,雙邊戰略聯盟不僅包含經濟和地區安全考量,並且是與意欲主宰全球的西方進行“軟對抗”。

編輯:顧文婧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