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中美新型軍事關係需改變舊思維

時間:2013-05-07 16:33   來源:解放軍報

  4月下旬,美參聯會主席登普西對中國進行了為期5天的訪問。期間,中美就網路安全、朝核問題、釣魚島及南海等敏感話題進行了坦誠的交流,這對於發展兩軍關係無疑會起到積極促進作用。放眼未來,構建中美新型軍事關係,美國還迫切需要從根本上改變過時的思維方式。

  中美關係當前的戰略定位是“合作夥伴關係”,未來的發展方向是“探索構建新型大國關係”。從歷史經驗看,大國關係往往是要麼對抗,要麼結盟。新型大國關係就是要試圖擺脫這種模式,建立大國間的“非結盟、非對抗”的合作關係。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重要一環,就是發展“平等互利、合作共贏”的中美新型軍事關係。

  近年來,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中美兩軍關係取得一定進展。雙方高層互訪頻繁,機制性交往和其他各領域交流合作進展順利。特別是在人道主義救援減災、反海盜以及維和領域,中美開展了較為務實的合作。但總體上看,中美兩軍合作仍處於較低水準,高層次、實質性的合作較為缺乏,對話的深度、廣度也不夠。要建立新型軍事關係,中美兩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要克服很多障礙。現實的障礙就是美國對臺軍售、美國艦機對中國的抵近偵察以及對華高技術出口限制。這些現實障礙的背後,是中美兩軍戰略互信的問題。特別是美國總有人認為中國軍力發展不透明,懷疑中國軍力發展的意圖,視中國為美國在亞太地區最大的挑戰對手。在許多觀察人士看來,近年來美國提出“空海一體戰”、推進亞太“再平衡”等動作,多多少少都有針對中國的因素。

  發展中美新型軍事關係需要突破過時的“零和”思維方式。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國家之間利益交織,和則兩利,鬥則兩傷。美國只有擺脫“零和”思維的影響,樹立全球化時代的合作安全觀,才能在構建中美新型軍事關係方面邁出實質性一步;否則,中美軍事關係就很難有大的突破,只能重復過去的老路,時好時壞,時斷時續。特別是美國要尊重中國的核心利益,切實消除當前阻礙兩軍關係發展的障礙,以建立美國所説的“健康、可靠、穩定和持續”的兩軍關係。回顧兩軍關係發展史,我們看到,中美雙方無數次的增信釋疑努力,趕不上美國一次對臺軍售的破壞性影響。

  作為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中美關係的發展已處於戰略十字路口。在新的國際形勢下,構建與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相適應的“平等互利、合作共贏”的中美新型軍事關係,美國需要改變的不只是對華態度和方式,深層次的對華戰略思維也需改變。換了湯,還要換藥!(作者:李水生 作者單位:軍事科學院)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