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贏 從精通手中武器開始

時間:2013-04-01 13:16   來源:解放軍報

V2型地地導彈

V2型地地導彈

  學習了解武器裝備的技戰術性能,熟練掌握武器裝備的操作使用,其重要性可以説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知曉的並不一定能夠深刻體味。最近,看到戰爭中兩則事例,讓人對這一問題的思考又深了一層。

  二戰期間,倫敦飽受德國V1、V2導彈威脅之苦。由於應對無方,丘吉爾不得不向美國求援。這件事被傳到美國加州大學著名科學家馮卡門教授主持的噴氣推進研究所。

  當時,錢偉長正在這個研究所從事火箭、導彈的研究試製工作。錢偉長仔細研究德國導彈的最大射程和落點後發現,德國的導彈多發射自歐洲的西海岸,而落點則在英國倫敦的東區,這説明德國導彈的最大射程也僅如此了。

  據此,錢偉長指出:只要在倫敦市中心地面造成多次被打擊的假像,以此蒙蔽德軍,使之仍按原計劃組織攻擊,倫敦城就可避免導彈的傷害。丘吉爾依計行事,果然不出所料。

  同樣是在二戰中,蘇軍元帥朱可夫指揮部隊在一次與德軍作戰的關鍵時刻,下面報告:有三四十輛KB坦克不能用了。朱可夫問:為什麼?答:沒有坦克炮彈了。朱可夫斬釘截鐵地説:“這種坦克可以打我們野戰炮兵的1930式炮彈!”一句話讓這些坦克起死回生,重新投入戰鬥。

  這兩個故事,錢偉長正是憑著對德軍武器的了解,提出了關鍵之策,才使倫敦城轉危為安。幾年後,丘吉爾在他的回憶錄中談及此事仍讚嘆不已:“美國青年真厲害。”可他不知道智救倫敦的卻是一位中國青年。而朱可夫也是憑著對自己裝備的掌握,才使部隊扭轉了戰局。

  然而可嘆的是,堂堂一個大英帝國軍隊上下,對作戰對手的V1及V2導彈、部署位置竟然沒有一個人熟悉,最後不得不向美國人請教。蘇軍這一仗,竟然有那麼多的官兵不知道炮彈可以互用,如果沒有朱可夫,還真不知道要死傷多少人。

  所以説,對武器裝備性能了解得深不深、掌握得好不好,平時也許看不出來,而一旦到了生死決戰的緊要關頭,就會立馬顯現出來,而且往往是決定性的。

  應當看到,隨著我軍現代化建設力度的不斷加大,這幾年配發部隊的新裝備、新技術、新彈藥越來越多。先進的東西多了,這既是好事,也是考驗。部隊官兵常説,沒有新裝備盼新裝備,有了新裝備又怕新裝備;盼新裝備盼紅了眼,來了新裝備又傻了眼。之所以如此,僅僅從缺教材、缺人才上找原因,顯然又把問題簡單化了。從根子上講,恐怕與一些人打仗意識不強,與現行武器裝備漸行漸遠有很大關係。

  有人説,沒有一顆打仗的心,就幹不好打仗的事;只要想著打仗,就沒有想不出的辦法。此言極是。一些常年在機關工作的同志恐怕很長時間沒有摸過武器了,更不用説去熟悉掌握新裝備了。這些看似是個小問題,實則是反映一個單位打仗思想樹得牢不牢的大問題,必須認真加以對待和解決。

  當然,強調要抓好武器裝備的學習掌握,並不是説要求部隊所有幹部人人都要去操作,樣樣都得搞精通。對有些幹部,尤其是較高一級的機關幹部來説,了解武器裝備的技術戰術性能、掌握作戰運用的基本原則等,則是必須的。

  試想,如果對部隊自身的武器裝備知識一知半解,對作戰對手的武器裝備略知一二,那麼平時決策指導必然會失誤、失準;戰時組織指揮部隊打仗,必然會亂點鴛鴦譜、甚至釀成大錯。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句至理名言不僅需要我們牢記於心,更需要見諸於行。下工夫熟練掌握“已有”的,超前學習“將有”的,刻苦鑽研“敵有”的,這不僅是形勢所需,更是打贏所繫。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