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將向亞太地區傾銷武器 被視為對中國發起挑戰

時間:2013-01-04 14:47   來源:環球時報

  美國戰略中心向亞太地區轉移後,美國不僅向亞太地區大幅增派先進裝備,對該地區的武器出口也將大幅增加。據韓聯社3日報道,新一年,美國將大幅增加對韓國和日本等位於中國與朝鮮周邊、“備受安全問題折磨”的國家、地區銷售高價武器。俄羅斯RT網站2日援引獨立記者科比特的話説,這將挑戰中國成為這一地區主要強國的目標,亞太局勢可能會變得更糟,而最大的受益者就是美國的軍工企業。科比特還認為,美國戰略重心向亞太轉移,只不過是過時的製造惡魔的帝國戰略。

  美看好對亞太軍售形勢

  韓聯社題為“韓國親美政權加日本保守政權,美軍需企業武器出口欣喜若狂”的文章稱,韓日大選分別選出了親美和保守性質的領導人,美國對亞太地區的武器輸出前景非常明朗。報道稱,在美國總統奧巴馬發佈的戰略重心轉移方案中就包含增強亞太地區盟國的軍事力量這一條,在美國國防部正努力縮減財政赤字的情況下,可能因此而陷入困難的美國軍需企業有望在戰略重心轉移的過程中克服危機。報道稱,美國航空航太工業協會(AIA)在2012年12月發佈的評估預期報告中預測稱,至少在未來數年間,亞太地區對美國産武器的需求都將持續增加。

  路透社的報道稱,針對地區安全形勢的緊張,美國向中國和朝鮮周邊的盟國出售戰機、反導系統和其他價格高昂的武器將會顯著增加。五角大樓國防安全合作局向路透社表示,2012財年,和美國太平洋司令部轄區內國家簽訂的軍售合同總額達到了137億美元,比前一年增加5.4%,這非常具有代表性。

  進口大戶多和中國大陸有“過節”

  據報道,AIA最近的報告中指出,“中國日益增加的國防預算已經導致美國在南亞和東南亞顯著的新軍售”,同時,東南亞國家的國防預算將穩步增長,以防止中國在南中國海和東海的領海紛爭中“獨斷專行“。路透社列舉了幾個進口美國武器的大戶,幾乎都和中國大陸有“過節”。文章還提到了向韓國出售價值12億美元的RQ-4“全球鷹”無人機以及相關設備。美國向韓國出口“全球鷹”被視為是對朝鮮發射火箭的直接反應,而“全球鷹”同樣可以用來偵察中國。

  在釣魚島問題上和中國存在分歧的日本則在打造針對不同射程的彈道導彈的分層攔截網方面,越來越成為美國最重要的合作夥伴。東京打算為其兩艘導彈驅逐艦進行“宙斯盾”系統升級,以更好地攔截彈道導彈,其總價值為4.21億美元。此外,日本還同意容納第二部X波段雷達站,這可能是購買洛馬公司的“薩德”反導系統的前兆,後者是用來對敵方戰術彈道導彈進行末端區域攔截的。日本還選擇了F-35以替代老舊機型作為下一代主力戰鬥機,首筆合同價值超過50億美元。新加坡和韓國也在考慮F-35,韓國的項目是價值超過70億美元的60架飛機。

  報道稱,美國對印度的軍售,也從2008年的幾乎為零,增加到大約80億美元,美國希望繼續保持這種勢頭。印度計劃在未來10年耗資大約1000億美元升級其武器庫。而中國臺灣正在對其145架F-16A/B戰鬥機進行現代化升級,這次升級使用了先進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先進的電子戰裝置和其他套件。白宮還在考慮可能出售臺灣渴求的先進的F-16C/D戰鬥機。

  亞太局勢更緊張?

  俄羅斯RT網站2日報道稱, 2013年美國的一系列軍售將挑戰中國成為這一地區主要強國的目標。報道援引身處日本的獨立記者詹姆士科比特的話説,在2011年11月奧巴馬政府宣佈修訂安全政策,戰略重心向亞太地區轉移之後,武裝其亞太盟國便被奧巴馬政府視為最優先的事。而這被視為是對中國發起的挑戰,因為中國正在努力成為這一地區的主要強國。科比特認為,對中國鄰國不斷增加的軍售還將增加這一地區的緊張關係。科比特稱,“我們將看到越來越緊張的關係,並且將很可能更多地出現我們過去一年在釣魚島所見到的情況。”

  科比特認為,美國重返亞洲的政策是一種“非常過時的打造惡魔的帝國戰略”。科比特稱,1960年艾森豪威爾在他的告別演講中提出這項戰略,而半個世紀過後,這一戰略再次浮現,以前美國人製造的敵人是共産主義,然後是“基地”組織和恐怖威脅,而現在是中國威脅。美國軍火商將從該政策中獲得數十億美元的合同。(張亦弛)

編輯:扶海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