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鷹”,扎向日本政治的雷區

時間:2012-08-10 15:51   來源:《環球》

  美國海軍陸戰隊MV-22型“魚鷹”傾轉旋翼機

  沖繩民眾普遍擔心美軍優先移防關島會令普天間基地搬遷問題被擱置,於是,借部署“魚鷹”事件,當地一併掀起了抗議美軍基地的熱潮。

  7月23日上午6點左右,一艘巨大的貨輪駛進日本本州島最西端的山口縣美軍岩國基地港口。大約兩小時後,12架機翼折疊在一起的“魚鷹”運輸機被美軍士兵用吊臂卸下。如果不出意外,這批“魚鷹”將於10月份運往位於沖繩的駐日美軍普天間基地並正式投入使用。

  將“魚鷹”部署至普天間基地,美國政府早在15年前就制訂了相關計劃,2011年5月,日本政府也正式同意了這一計劃。

  但近幾個月來,日本民眾卻抗議不斷。6月17日,沖繩縣宜野灣市5200多名民眾舉行了集會,共同反對美國部署“魚鷹”。7月23日,“魚鷹”抵達岩國基地當天,又有100多名示威者舉起了標語牌,有人甚至乘坐小船入境口附近表示抗議。

  “魚鷹”,究竟是一款什麼樣的飛機?它為何引發了日本民眾如此強烈的反對?

  “魚鷹”頻頻墜機,沖繩強烈抗議

  MV-22型“魚鷹”運輸機,可以像直升機一樣垂直起降,又可以像固定翼飛機那樣高速飛行;它可以挂載導彈和航炮,還可以抗擊輕型武器射擊並規避導彈襲擊;它所搭載的人員和裝備數量,遠遠超過了美軍現役所有其他類型的直升機……

  但這樣一款先進的運輸機,自開發之日起便事故不斷。試驗階段,“魚鷹”發生了四次墜機事件,共造成30人死亡。實戰部署後,該機又於今年4月在摩洛哥發生了墜機事件,兩人死亡。事故原因還沒查明,6月14日,“魚鷹”在美國佛羅裏達州空軍基地再次發生墜機事件,5名士兵受傷。

  美軍原計劃2012年10月上旬在普天間基地直接部署12架“魚鷹”,最終部署24架。但摩洛哥墜機事故發生後,沖繩民眾強烈要求美國必須在查明事故真相後才能進行部署。於是,美軍不得不調整計劃——“魚鷹”7月份先在山口縣的岩國基地臨時停駐,如果試飛順利,再部署至普天間基地。

  但6月14日這款運輸機又發生了墜機事件。這一次,沖繩民眾,尤其是普天間基地所在的宜野灣市民眾,終於忍不住了。他們不斷組織遊行示威活動,抗議美軍的部署計劃。

  與此同時,宜野灣市政府和沖繩縣政府也多次要求終止“魚鷹”部署計劃。宜野灣市市長佐喜真淳在6月17日的集會上説,“3個月內發生兩次墜機事故,足以證明‘魚鷹’運輸機存在危險性。”

  “這是美國人的計劃,日本政府沒有選擇”

  然而,無論日本政府如何要求美國徹查事故原因,無論沖繩縣政府和民眾如何反抗,美國只一句“經調查,運輸機無問題”,就再無其他解釋。

  7月8日,美國國務卿希拉裏克林頓與日本外相玄葉光一郎在東京舉行會談時表示,美方將按原計劃于10月份在普天間基地部署“魚鷹”運輸機。

  美國的理由是,部署“魚鷹”不屬於《日美安保條約》中需要兩國政府事前協商的事項。言外之意就是,你日本接受也得接受,不接受也得接受。

  7月16日,日本首相野田佳彥無奈地説,“這是美國人的計劃,日本政府沒有選擇,只能接受。”

  但他隨後又表示,在確認“魚鷹”的安全性之前,“不會允許它在日本飛行”。

  “魚鷹”牽出老問題

  此次沖繩民眾抵制“魚鷹”的浪潮中,一個老問題又被重新提起——搬遷駐日美軍普天間基地。

  普天間基地位於沖繩縣宜野灣市市中心,是駐日美國海軍陸戰隊在沖繩島上的兩大基地之一,也是美軍在日本最大的直升機機場。

  長期以來,由於安全和噪音等問題,當地一直存在要求美國歸還基地的呼聲。而1995年駐沖繩美軍士兵強姦日本少女事件,更是在日本全國各地引發了大規模的抗議美軍基地運動。

  當時,為平息事態,日美兩國政府于1996年4月就歸還普天間基地問題達成協定——美方將該基地約為半數的8000名海軍陸戰隊員遷移至關島,在2014年年底前將普天間基地搬遷至同在沖繩縣的名護市。但沖繩民眾依然不滿。

  2009年9月日本民主黨首相鳩山由紀夫上臺後,考慮到沖繩民眾的呼聲,一度要將普天間基地搬遷至沖繩縣外或國外。對此,沖繩民眾心懷期待,美方卻頗為憤怒。美方堅決要求日方執行原有搬遷計劃,並威脅稱,日本若不將普天間基地轉移至名護市,駐日美軍就不移駐關島。

  頂著美國和國內輿論的雙重壓力,眼看著日美關係日漸惡化,鳩山難以為繼,最終在一片罵聲中下臺了。

  之後,日本首相菅直人和野田佳彥吸取了教訓,為修復日美關係,他們向美國保證,堅決按照原計劃搬遷普天間基地。但多數沖繩民眾不肯善罷甘休,他們仍要求儘快將基地搬遷至縣外或國外。

  一段時間以來,這一問題一直停滯不前。直到2012年2月,美國突然改變了態度。

  美國提出,普天間基地搬遷問題與美軍移駐關島問題脫鉤。它一方面決定將4700名海軍陸戰隊員先行轉移至關島,另一方面與日本商定取消了2014年年底前完成普天間基地搬遷的目標。

  對此,沖繩民眾普遍擔心美軍優先移防關島會令普天間基地搬遷問題被擱置,於是,借部署“魚鷹”事件,當地一併掀起了抗議美軍基地的熱潮。

  政府花錢,沖繩民眾“不買賬”

  普天間基地問題,無疑是日本政治的一個雷區。對於日本政府而言,一方面是惹不起的美國,稍有不慎就會危及同盟關係;另一方則是決不退縮的沖繩民眾,處理不好問題,同樣也會危及自己的政權。

  近年來,為消解沖繩民眾的怨氣,收買當地的民心,日本政府在財政和政策上對沖繩給予了很大的優待。財政方面,日本政府在2012年度預算中創設了總額達1575億日元的“沖繩振興綜合補助金”,沖繩縣可以自由支配。政策方面,日本政府動員了全國的力量來支援沖繩旅遊事業,它還成了日本觀光廳優先推廣的對象。

  然而,沖繩民眾對與中央政府的特殊照顧並不買賬。

  野田執政以來,在沖繩縣知事仲井真身上投入了巨大精力,希望從他身上尋找突破口,早日解決普天間基地縣內搬遷問題。但6月10日的縣議會選舉中,仲井真所屬政黨得票不多,未能獲得議會半數席位。

  《朝日新聞》5月實施的民意調查顯示,沖繩有66%的人反對普天間基地縣內搬遷。另外,有近半數的沖繩民眾感到當地人受歧視,他們認為中央政府只重視本土地區,不願減少沖繩的美軍基地。

  有人認為,這種態度和情緒一旦積澱下來,無論中央政府如何做工作,都只會加劇沖繩民眾的抵觸。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