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日本2012年版《防衛白皮書》發出的信號

時間:2012-08-10 10:14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12年7月30日,日本政府召開內閣會議,批准了防衛大臣森本敏提交的2012年版《防衛白皮書》。這是日本自1970年以來發佈的第38份,也是民主黨執政以來發佈的第三份白皮書。同時它是日本政府自美國2012年1月5日宣佈新國防戰略後的第一份白皮書,也是日本政府自2010年12月頒布新《防衛計劃大綱》和《中期防衛力量發展計劃》後,發佈的第二份白皮書。

  《防衛白皮書》不僅是介紹日本防務政策和防衛力量建設的指針性文件,也是在世界各國官方出版物中,被認為是對中國“國防動向”關注最多、渲染中國“軍事威脅論”最多的公開文件之一,是目前研究日本防衛政策和對華安全政策動向的重要參考。

  日本的2012年版《防衛白皮書》主要由“周邊安全環境”、“日本防衛政策和新防衛大綱”以及“防衛對策與措施”三部分構成,系統地闡述了日本對國際形勢的判斷、現行國防政策、防衛力量建設以及軍事改革等內容。與以往相比,2012年版白皮書有以下四點尤其值得關注。

  對安全態勢判斷出現重大轉折,傳統威脅地位上升

  與日本前防衛大臣北澤俊美在2011年版白皮書所闡述的“日本週邊安全環境正在發生快速變化”論斷相比,本屆防衛大臣森本敏在2012年版白皮書前言中第一句就寫道,“當日本與鄰國的經貿與文化關係正在不斷深入時,日本週邊的安全環境卻在變得日益嚴峻。”

  另外,與前幾屆日本政府頒布的白皮書相比,新版白皮書在其第一部分“日本週邊的安全環境”中,史無前例地對各種威脅的前後順序進行了結構性調整,將亞太地區安全環境(強調傳統國家威脅)前提至第一位,而以往首先強調的國際社會主要安全問題(主要包括各種非傳統威脅)則退居其次。這顯示出日本政府對其安全環境的判斷出現了重大變化,認為日本面臨嚴峻挑戰,而其中的傳統國家威脅地位上升,非傳統威脅地位下降。

  由於應對非傳統威脅更傾向於採取國際合作的方式,應對傳統威脅通常則意味著對抗甚至發生軍事衝突,因此,新版白皮書對周邊安全形勢的判讀可能是日本防衛政策發生進一步變化的一個危險信號。 日本外務省曾在解密文件《日本外交的過失》一文中總結道,“絕不應該只考慮條約等文件的字句,而忘記深層的政治意義、影響等根本問題。”同理,我們也不應僅僅只看到白皮書表面上的文字和邏輯結構,更應該深刻研究其潛藏的意圖以及分析本屆日本政府防衛政策的實質。

  回顧自1970年以來歷屆日本政府頒布的《防衛白皮書》,不難看出日本防衛政策的發展趨勢,其防衛目標從主要防範俄羅斯轉變至主要防範中國,其防衛政策從“回歸亞洲”政策轉變至“強化日美同盟”,其防衛原則從“專守防衛”轉變至“主動先制”,其防衛思想從“基本防衛”轉變至“機動防禦”。

  如果説2011年版《防衛白皮書》反映了菅直人政府關於“整軍、聯美、防華、走出去”的防務戰略方向,那麼2012年版白皮書則為實現這一目標找到了一個“現實理由”,為日本進一步拋棄戰後制定的“專守防衛”的和平憲法,加速向軍事大國邁進提供了墊腳石。

  必須引起注意的是,日本政府很大程度上把導致形勢嚴峻的原因歸於中國。特別是在釣魚島問題上,自執政黨民主黨政權放棄領土問題擱置爭議的處置方式,轉而採取不承認論調之後,中日兩國關係急劇下降。7月26日,當有議員問到釣魚島問題時,參加國會辯論的日本首相野田佳彥甚至表示,“在尖閣群島(即我釣魚島——作者注)問題上,如果發現周邊國家有不法行為,政府準備使用自衛隊。”

  近年來,日本一直在大力發展軍備,加強西南諸島軍事部署,蓄意插手與其無關的南海問題,近期又頻頻製造地區緊張局勢,這必須引起世人的高度警惕。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