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目前確診數426例,是否為“低篩檢”造出的假象?
2020-04-23
-
韓國瑜反制“綠軍”直球對決,綠營會妥協嗎?
臺軍艦隊疫情讓高雄變成全臺防疫焦點。高雄市長韓國瑜22日將赴市議會出席臨時會,並擬在議會召開防疫記者會,反制綠軍,“直球對決”。
2020-04-23
-
ECFA若停止,臺農產品將面臨崩盤
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將在9月屆滿10年。前南投縣長陳志清接受香港中評社採訪時表示,假如ECFA停止,臺灣農產外銷將首當其衝,農民務必做好產量調節,否則恐怕出現價格崩盤。
2020-04-23
-
臺灣學者:根據“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國際現實展開對談,不吃虧
討論兩岸問題如果不從事實基本面出發,僅憑假設、想像或是自欺的謊言,那就是不務實,不講道理,充滿幻想。
2020-04-22
-
美臺名為交換物資實為政治交易,臺媒戳穿民進黨謊言
民進黨當局配合美國鼓吹所謂的“反中”只會讓臺灣在國際社會上越來越孤立。同時,島內綠營在防疫同時接連推出“去中國化”動作,無不挑動兩岸敏感神經,但沒有兩岸善意的鋪陳與展現,這些動作終究是失敗。
2020-04-22
-
民進黨想靠罵人進入世衛組織?臺媒:這樣行不通
臺灣不該再配合美國的要求強甩鍋下去。臺灣想要對世界衛生有貢獻,參與世衛大會,老和世衛組織對罵是不行的,也不是老誇自己或請別人推薦,就能成功獲得別人的邀請去作客。
2020-04-22
-
臺媒:兩岸經濟融合發展是臺灣最佳選項
在COVID-19疫情嚴重衝擊下,臺灣還能接到這麼多外銷訂單實屬難能可貴,而探究其原因,主要是“大陸產線陸續復工,訂單遞延效應顯現”。由此可見,兩岸經濟融合發展,讓雙方能優勢互補,是臺灣最佳選項。
2020-04-22
-
島內鄉民不斷出徵,臺媒:是被綠營政客帶風向的棋子
島內鄉民出徵固然可以以“島內民間聲音”帶過,與民進黨當局切割;但如果出徵的風向是民進黨當局為了特殊政治目的而帶起,那麼要負責的,終究還是掌握政治權力的人。
2020-04-22
-
民進黨當局瀆職卸責成防疫最大缺口
臺軍“敦睦”艦隊磐石艦官兵爆發集體感染新冠肺炎,已凸顯臺灣防疫出現重大缺口,確診者竟還四處趴趴走,搞得臺灣社會人心惶惶。
2020-04-22
-
如何保有健全的五臟,才是未來臺灣經濟的重要目標
2020-04-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