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本週值得關注的大事不斷,決定臺海會不會有大動蕩!

2020年05月18日 12:53:00來源:台灣網

世界衛生大會資料圖。(圖片來源:網路)

  這一週值得我們關注的大事不斷,5月18日世界衛生大會(WHA)召開,5月20日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連任就職,5月21日、5月22日全國兩會召開。香港中評網發表評論説,兩岸要怎麼走下去,臺海會不會劇烈動蕩,全看這周!

  首先,隨著世界衛生大會登場,臺灣先前一波為爭取參與的衝刺也進入尾聲。

  對臺灣來説,很殘酷的現實是:原先美國、日本、歐盟、加拿大等號稱全力聲援臺灣,卻雷聲大雨點小,所有支援都是口頭宣示後便不了了之,僅僅有14個所謂的臺灣“邦交國”為臺灣提案。今年由於新冠疫情原因,民進黨當局獲得的支援未來不可能再超越,在此力道下仍無法達成目標,民進黨當局應該深思,沒有兩岸和解,臺灣別想要以所謂國家身份進入任何國際組織。而且臺灣今年還犯了一個致命性錯誤,日前民進黨當局對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極不友善,臺灣網軍還以不堪的字眼辱罵他,並配合美國指責、圍剿譚德塞和世衛組織。民進黨當局這麼做的結果也顯而易見,鬧得越大,後遺症越大。

  本週第二件大事是,5月20日就要來了,蔡英文連任就職演説會説什麼,會成為外界觀察的重點。

  其實,在民進黨當局已完全靠向美國,中美又處於尖銳對抗的情況下,蔡英文520説什麼已沒有那麼重要。中評網評論對此的觀察是:第一,蔡英文不可能講“九二共識”,“兩岸一中”;第二,她也不會宣佈“臺獨、正名、制憲”。近日島內媒體傳出,蔡英文會重申“和平、對等、民主、對話”這一所謂的“八字箴言”,因此,蔡英文的演講應該是在“九二共識”與“正名制憲”之間遊走。

  中評網評論認為,,比蔡英文520説什麼更重要的是,民進黨當局接下來會做什麼,對兩岸關係是善意,還是惡意?臺灣接下來會不會幫著美歐等國某些政客敲鑼打鼓,借著新冠疫情向中國要“庚子賠款”?對兩岸交流、陸生、陸配等的種種政策是不是惡意?這些都是指標,在此之前,民進黨當局很多政策被認為對大陸極度不友善,就像滯留武漢的臺灣人拖了那麼久才能返臺、陸生到現在還無法返校,以及對大學教師在教堂上公開羞辱陸生的態度等。觀察民進黨當局怎麼處理這些事,比聽蔡英文520空談所謂的“八字箴言”重要多了。

  本週第三件大事是,即將在北京召開的全國兩會,臺灣民眾這次也是高度關注。島內媒體也猜測,中國大陸會不會推出制裁臺灣政策?甚至會不會在短期內“武統”臺灣?中評網對此觀察認為,這應該取決於兩岸互動,民進黨當局手上有很多籌碼可以避免臺海劇烈動蕩,不應該任由美國指揮。民進黨事事抱美國大腿,吃到的苦頭已經夠多了,臺灣會不會被“武統”,是由民進黨當局來決定,就看民進黨當局會不會吸取教訓了。(編輯:李傑)

[責任編輯:李傑]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