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學者:疫情面前的兩岸溫情

2020年03月02日 15:43:00來源:台灣網

 

  疫情發生後,自2月3日247名武漢臺胞搭乘春節加班機返臺後,緊接著兩岸“三通”戛然關閉,兩岸之間的交流幾乎完全中斷。那麼,如何看待未來兩岸關係的發展走向?

  上海臺灣研究會研究員周忠菲發文指出,近來的態勢和變化提示我們,兩岸應加強合作,對控制疫情作正面解。民進黨當局不要再“雪上加霜”,而應“絕偽棄慮”,才能“民利百倍”。此外,危難時刻,更需要遠見卓識。

  大陸疫情發生後,儘管民進黨當局趁機落井下石、造謠污衊,但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臺灣民眾以最實際的勇氣,給予了大陸同胞及時的支援。

  無以計數的普通臺胞、臺生和臺商紛紛向武漢以及大陸其他地區捐款捐物,形成一股暖流。如江蘇昆山的臺企,連續加班,只為在這個特殊時刻,生産出更多的額溫槍。還有一些臺灣同胞費盡心思,託人到日本等地,將口罩、測溫儀等急需品,多渠道運寄大陸。來自“海峽暖流”捐贈的種种醫療物資,溫暖人心,有的還被直接運送到的武漢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人柔寬博,真情可貴。

  周忠菲指出,疫情面前,兩岸的人心向背是不談社會階層與政治立場,不談富貴與貧賤,不製造對立,不激化分歧。更不會如小人所為,落石下井,火上澆油。臺灣出現的、針對兩岸關係的種種光怪陸離舉措,沒有對他們産生大的影響。人柔寬博,真情可貴,體現出普通人能做到的最大善意。(編輯:張亞靜)

[責任編輯:張亞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