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兩岸經貿産業若斷鏈,臺灣經濟恐跌入谷底

2020年03月02日 13:39:00來源:台灣網

臺灣大學副教授辛炳隆。(圖片來源:香港中評社)

  新冠疫情影響全球經濟,臺灣大學副教授辛炳隆接受香港中評社訪問指出,如果全球景氣或兩岸經貿因大陸經濟不景氣或産業鏈斷鏈受衝擊,都有可能影響臺灣經濟的復蘇,最怕是呈現“L型”,從此在谷底爬不上來,如果是這情況,蔡當局砸再多的錢紓困也沒用。

  辛炳隆,美國康乃爾大學勞動經濟學博士,專研勞動經濟學、勞工政策、人力資源管理經濟學、社會保險。

  目前不少勞工被要求補休或特休假,臺灣統計主管部門近期會公佈2月底無薪假統計。

  辛炳隆表示,早年臺灣的公司遇到不景氣大概都是裁員,但裁員依法要給資遣費,於是有些僱主透過勞資協議縮減工時,就是外界所稱的“無薪假”,現在有些廠商已經習慣用這種方式,例如沒接單,或經營的風險透過無薪假轉嫁給勞工,但這不是多數,所以“無薪假”應該稱為“雙方勞資協調縮減工時”。

  他指出,外界傳聞人數比官方公佈數字為多,可能是因為僱主實施無薪假要通報,但沒有規定罰則,所以沒有通報的人可能更多。另一種情況是某些大廠停工,一次數百人受到影響,整個無薪假的比例就會瞬間拉高,但這幾年經濟確實不景氣,加上這波疫情影響,會讓無薪假人數增加。。

  他表示,從勞動經濟方面來看,疫情若遲遲無法控制,大致會有兩個部分的影響,一是大家擔心出門工作會引發社群感染,變成不敢出門工作,或者是公司、廠商無法正常開工、營運,所以人數一定會增加。二是全球經濟的景氣,或是臺灣與大陸之間的經貿互動,會因大陸産業鏈與臺灣斷鏈,連動到全球經濟及臺灣經濟景氣復蘇的問題。大概今年第三季度甚至到年底,預訂縮減工時的部分會大幅提高。

  有人擔心,兩岸關係不好,疫情過後兩岸可能無法維持産業鏈?辛炳隆指出,過去兩岸經貿關係密切,尤其臺灣對大陸的依存度很高,所以當兩岸關係不好,當然會對臺灣的經濟有影響,例如觀光業,陸客來臺後讓臺灣的觀光産業出現過度投資,很多觀光飯店及其他相關産業都向銀行借貸在投資,一旦陸客大幅流失,就得付出相當大的代價。

  臺灣經濟主管部門判斷這波疫情影響全球經濟包括臺灣,未來臺灣景氣復蘇可能呈“U型反轉”。他分析,臺灣過去有幾次經驗,第一次是SARS,當時當局準備500億元,那時的經濟景氣就是呈“U型反轉”而且只影響一季,所以當年編了很多錢都沒用掉,疫情就結束了。再來是2008金融風暴,但當時拖了大概1年左右。

  辛炳隆指出,這波疫情不知會拖多久,如果又是“U型反轉”,就得看谷底有多深,最怕的是“L型”,從此一直在谷底爬不上來。(台灣網 李丹)

臺灣大學。(圖片來源:香港中評社)

[責任編輯:李丹]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