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林飛帆不可承受之重,與太陽花不可承受之輕

2019年07月17日 13:38:00來源:台灣網

  太陽花運動出名的林飛帆接任民進黨副秘書長的同一天,國民黨揭曉領導人初選結果,韓國瑜以壓倒性的民調差距,取得參與大選的門票。這真是兩幅極具反差張力的歷史寫真照。

  7月15日,臺灣“聯合新聞網”發表評論指出,2014年的太陽花學運,因社會大眾對其賦予各種認知與投射,使其成為一個包羅萬象、龐大歧路的語言迷宮。太陽花是反建制、是反服貿、是反自由貿易、是“反中”、是反馬、是“臺獨”、是佔領“立法院”、是要求民主程式、是學運、是公民不服從。然而,太陽花什麼都是,也什麼都不是。

  社會大眾各別又集體形塑了太陽花學運的“符號”,並使其成為一枚巨大且複雜的“迷思”。林飛帆作為太陽花學運最具代表性的學運領袖,自然接收了這個迷思的巨大能量,而這也成為他不可切割的“沉重”。

  日前林飛帆接任民進黨副秘書長,其所牽引之複雜性即在此。這件事牽動的社會或集體情感連動效應與連鎖反應,不無可能超過既往民進黨吸納任何學運或社運人物的經驗。釋放林飛帆接任副秘書長的訊息,很湊巧地出現在國民黨初選民調揭曉前夕,這也許有其細膩多面的考慮。緊接“立委”與臺灣地區領導人選戰日程,林飛帆將被賦予的“戰鬥安排”也值得矚目。

  公民社會空洞化的最後一哩

  2004年陳水扁取得連任後的10多年來,臺灣公民社會的各種社運力量也重新“長出來”,包括住改、農運、環運、食安、同運、反自由貿易、社會民主、轉型正義、人權、媒改、資訊公開、反建制等,甚而包括青創、新創、文創、企業社會責任等。自“左”到“右”、由“統”到“獨”、“撿到籃子裏都是菜”。

  絕大多數社運力量及其頭人,在蔡英文此次執政即被迅速且徹底吸納,鑲鉗到民進黨執政資源與體制之內,形成臺灣在地公民社會空洞化的形勢。

  政治選舉就像一台擁有強力馬達的果菜機,把社會出現的各種議題、力量與能量,迅速旋攪打碎後,就是政黨與體制得以美容養顏、延年續命的精力湯。

  林飛帆接任民進黨副秘書長,就像起跑線上的一鳴槍響,標示各政黨與臺當局領導人候選人面對明年大選賽程,仍會竭力競逐吸收各種“進步色彩”的剩餘力量,特別是民進黨、國民黨、時代力量等政黨下屆不分區“立委”名單的分配。

  未來半年到大選,早已青黃不接的臺灣在地公民社會,將步入徹底空洞化的最後一哩。可預見的,各種社會力量不是被吸納到“反中/不反中”二元對立陣勢,就是被邊緣化或除斥化。

  經政黨輪替3年、碩果僅存的臺灣公民社會力量,再經歷這樣從上而下、二元對立的政治動員,結局很難樂觀以對。在地公民社會若能萌芽重現新氣象,未來至少仍要4到8年的觀察期。

  反建制力量的變奏與重構

  太陽花學運最顯著的歷史意象,就是佔領“立法院”議場,當年的太陽花學運也吸納、拼貼眾多反建制的符號與要求,例如反“黑箱”、反主流政治、反自由貿易、資訊公開、開放當局、世代權力。

  林飛帆接任民進黨副秘書長,不僅代表自身步下神壇,成為“體制”的一部分,也代表太陽花學運所有“反建制”的能量,終究塵歸塵、土歸土。

  追論林飛帆過往站在“反建制”的高度與位置,甚至對民進黨或權力、權貴的批判,“把權力拿回來”的“世代正義”宣言,以及“勿忘初衷”的道德語匯,至今彷彿昨日種種譬如昨日死,神聖的還于神聖,世俗的歸於世俗。

  再奢論,林飛帆作為民進黨與時代力量在年底選舉的溝通管道,或許能為民進黨明年“立委”及大選爭取年輕世代選票。林飛帆與太陽花回歸世俗,雙雙喪失“反建制”的光環與話語權。

  柯文哲的“白色力量”與韓國瑜的“韓流”,是當前臺灣現實政治中,還能競逐召喚“反建制”能量的兩股力量。未來半年,這兩股力量對選戰進程、政治板塊重組,甚而主要政黨內部權力結構的衝擊,很值得觀察。

[責任編輯:李傑]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