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臺媒:蔡當局滿意度驟降的三大主因

2018年05月16日 07:41:00來源:台灣網

  日前根據臺灣媒體報導民意調查結果顯示,臺灣民眾對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的不滿意度為7成,對臺當局“行政院長”賴清德的不滿意度則是5成。同時在兩岸關係、財經政策、能源政策等相關議題,同樣都有6成以上甚至逼近7成的民眾表示失望。

  臺灣《中央網路報》16日發表評論説,造成臺灣民眾對民進黨當局滿意度驟降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三大重要因素:第一同時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兩岸關係邁向危險狀態;其次是島內朝野、臺當局與民間關係緊張,導致街頭抗議不斷;第三是臺灣各种經貿政策的失當,造成民眾對未來前景失望。

  首先,就兩岸關係發展而言,自從2016年5月20日民進黨執政後,由於堅決不承認“九二共識”,被中國大陸認為是破壞兩岸互信與政治協商基礎,造成兩岸關係緊張情勢螺蜁式升高,短期內看不出任何改善的跡象。

  兩岸關係惡化的事實有:海協與海基兩會制度性協商管道中斷;國臺辦與陸委會的“兩岸事務首長會議”與電話熱線也已經停止;兩岸在國際場域進行“烽火外交”等。

  中國大陸在臺灣海峽進行例行性軍事演訓,並聲稱就是針對“主張‘臺獨’的政治工作者”而來,同時經常性派遣戰鬥轟炸機群,從巴士海峽或宮古海峽前往西太平洋進行遠海長訓或是繞行臺灣附近的空域,更産生兩岸邁向戰爭邊緣的憂慮。

  在兩岸關係緊張的狀態下,許多臺灣民眾非常憂心未來的前途,同時也使得許多依靠兩岸交流而存在的産業受到嚴重衝擊,包括旅行社、航空業、觀光景點、遊覽車等各式交通、觀光飯店、各式餐飲業、觀光夜市、免稅商店、伴手禮、紀念品業等,這些業者曾經因為要“顧飯碗”而上街頭,對民進黨執政的不滿意度大幅上升。

  其次,就島內臺當局與民間關係緊張而言,民進黨借由在“立法院”的絕大多數席次,通過“不當黨産處理條例”來對付在野的國民黨,引起關係緊張。這個條例一開始就定名為“不當”,即認定國民黨有罪有錯,追溯從1949年迄今近70年國民黨的各項行為,違反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民進黨當局用政治力強行通過違反法律原則的條例來鬥爭國民黨,自然會引起朝野關係緊張。

  除此之外,民進黨當局進行“年金改革”,剝奪退休軍公教人員應有的退休權利,違反臺當局對公務人員的“誠信原則”;通過“一例一休”形成勞資重大糾紛,最近又準備要調高最低工資,更是引起資方的緊張。

  現在臺灣街頭幾乎隨時都在發生示威遊行活動,包括代表退役軍人的“八百壯士”與眾多退休公教人員因抗議“年金改革”而上街頭遊行;還有抗議修改“勞動基準法”而上街的勞工團體等等,臺灣新聞經常在報導街頭抗議事件,在民間抗爭激烈的情況下,民進黨當局的滿意度當然會驟降。

  第三,就民進黨當局的各种經貿政策失當而言,民進黨當局廢“核四”電廠導致臺灣電力供應不足。為了電力供應而全面啟動林口、臺中等火力發電廠,燃煤的結果造成環境污染極為嚴重,最近又要重新起動深澳火力發電廠,更是遭到居民的大力抗爭。

  除此之外,臺灣整體經濟表現並不理想,使得臺灣民眾對未來發展前景産生不確定性的疑慮,造成人民不敢消費、企業不願投資。舉例而言,2017年全年民間消費成長1.75%,沒有民間消費的高成長,經濟很難有成長。

  而臺灣大企業鴻海宣佈到美國投資、臺積電到大陸南京投資,臺灣經濟必須面對産業出走、空洞化的危機,這當然也對臺灣青年造成極大的衝擊,工作機會缺乏、薪資下降,對未來前途充滿悲觀,當然就會對民進黨當局不滿。

  總而言之,臺灣民眾對民進黨當局的滿意度驟降,其主要三大原因就是兩岸關係緊張、民間抗爭激烈、各种經貿政策的失當,導致人民對未來前途充滿悲觀,民進黨當局要正視這些警訊並儘速思考因應之道,否則只有面臨被人民用選票淘汰的命運。

[責任編輯:李傑]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