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臺媒:應對災變,“動口不動手”沒用

2018年02月08日 09:34:00來源:台灣網

  臺灣《聯合報》今日發表社論文章指出,春節將近,臺灣地區卻震災、股災齊涌,對民眾而言真是一日數驚。最讓人牽腸挂肚的是花蓮的震災,無論是人員的傷亡、財産的損失、心靈的受創,都需要強大的社會資源投入關注,協助救災及後續復原。無論如何,因應災變的不二法門,就是不斷加強專業演練與規範,光靠動聽口號和表面工夫是沒用的。

  社論摘編如下:

  2月6日被臺灣股民稱為“黑色星期二”,這天臺股重挫500多點,一天蒸發掉一兆(新台幣,下同)的市值。但這天的災情不止如此,當天淩晨空勤總隊的一架黑鷹直升機在蘭嶼接運病患時突然失蹤,機上六人下落不明。當天午夜花蓮發生6.5級的強震,造成市區多棟高樓倒塌,救難人員連夜出動搶救受困瓦礫堆中的居民。

  春節將近,臺灣地區卻震災、股災齊涌,對民眾而言真是一日數驚。臺股受美股拖累震蕩,許多投資人幾乎賠掉了過去一年的收益,災情慘重;稍可寬慰的是,昨日股市已暫回穩。讓人牽腸挂肚的則是花蓮的震災,無論是人員的傷亡、財産的損失、心靈的受創,都需要強大的社會資源投入關注,協助救災及後續復原。

  這次花蓮震災格外讓人心驚,主要是恰好與兩年前死傷慘重的臺南維冠大樓倒塌事件同日;加以近期全臺地震活動頻繁,搖晃頻率之密集已到了令人不安的地步。上月臺北地區甚至發生震中在北投的罕見地震,所幸震源深達100多公里,沒有釀成災情。這次的花蓮地震,稍早兩日連續發生94次地震;但臺灣“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卻誤認,四日發生在花蓮外海的規模6.5級地震才是“主震”,以為90多次地震是“余震”。直到2月6日的災難發生,臺灣“中央氣象局”才發現,原來認定的“余震”其實是這次主震的“前震”,先前的判斷錯誤。

  地震的預測極為困難,對於臺灣“中央氣象局”的誤判,我們認為不必過度責難。但無論如何,臺灣位在活躍的地震帶上,而臺灣地區氣象局擁有最多的資源和第一手資料,必須積極善用整合研究,才能不斷累積經驗和資訊,提升對相關板塊及斷層帶活動研判的準確度。但觀察近期以來臺灣“中央氣象局”對於各地頻發的地震,千篇一律充斥著“不必緊張”的論調;這或許是為了安定人心,但久而久之卻容易讓人鬆懈而失去危機意識,甚至變得聽天由命。讓民眾面對危險而不警示或提示因應之道,這是極不智的治理模式。

  這次花蓮倒塌的建物主要為高樓,全都適巧位在“斷層”帶上,在搖晃的瞬間傾塌或歪斜,導致人員傷亡。早年因資訊不足,臺當局向建在斷層帶上的建築如“統帥飯店”核發建照,也許只是專業知識不足。但以今天的標準,地方政府若不問地質條件便繼續核準建造高樓,卻不課以更高的安全設計標準,豈不形同驅民于淵?

  讓民眾陷於安全恐懼的一個重要因素,是決策推託與官僚怠惰的交互作用。大家應記得,維冠大樓倒塌後,全臺掀起一陣“老屋健檢”風潮,要求對所有老舊屋舍全面進行安全檢查,臺北市並破天荒公佈了土壤液化潛勢區圖,表面上要讓市民有“知的權利”,其實也把安全責任推給民眾。但兩年過去,臺當局這些高調的口號,又落實了幾分?有多少老屋進行了健檢?當年的臺南市長賴清德,如今已成為臺當局“行政院長”,他也許該就此提出一個説法。

  治理臺灣其實不必唱高調。在維冠大樓倒塌後,如果臺當局全面要求斷層帶上的公共建築及集合住宅強化梁柱,今天花蓮的災情或許可以減輕許多。重要的是,臺當局要有分析風險的能力,並提出可以落實的目標與手段。否則,像“老屋全面健檢”這樣的口號,聽起來響亮,卻幾乎沒有實現的可能,終歸只是空洞的高調。

  震災令人哀痛,但這次的救災工作節奏明快,有條不紊,也在高難度的挑戰下陸續救出受困斷梁瓦礫中的居民。這也證明,臺灣社會在一次次的震災中,已磨練出在黃金時間搶救生命的膽識以及和死神拔河的能耐。相形之下,我們在大海中搜救墜機人員的設備、能力和經驗,便遠遠不足。無論如何,因應災變的不二法門,就是不斷加強專業演練與規範,光靠動聽口號和表面工夫是沒用的。

[責任編輯:王鑫]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