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港媒:“兩岸一家親”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

2017年10月23日 13:31:40來源:台灣網

  “兩岸一家親”是習近平總書記對臺工作的重要思想。香港《大公報》22日發表評論文章指出,“兩岸一家親”的核心含義其實就是“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習近平總書記從血脈親情、歷史文化、民族復興的角度提出“兩岸一家親”,不但有新意,容易吸引各界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如此平民化的語言更能觸人心弦、引起共鳴。

  評論摘編如下:

  “兩岸一家親”是習近平總書記對臺工作的重要思想。他在中共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兩岸同胞是命運與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濃于水的一家人。我們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尊重臺灣現有的社會制度和臺灣同胞生活方式,願意率先同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的機遇。我們將擴大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實現互利互惠,逐步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增進臺灣同胞福祉。我們將推動兩岸同胞共同弘揚中華文化,促進心靈契合。”這番精闢的論述具有鮮明的風格:語言平實,真誠易懂,接地氣,具有很強的感召力。

  習近平總書記曾提出,“我們所追求的國家統一不僅是形式上的統一,更重要的是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而“兩岸一家親”的論述有助於拉近兩岸同胞的感情和心理距離,增進共同的國家、民族、文化認同的重要性,不僅有利於爭取臺灣民心、紮實推進和平統一進程,而且對兩岸在實現統一後妥處制度和意識形態差異,增強向心力和凝聚力,從而實現長治久安,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

  “兩岸一家親”的核心涵意其實就是“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習近平總書記從血脈親情、歷史文化、民族復興的角度提出“兩岸一家親”,不但有新意,容易吸引各界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如此平民化的語言更能觸人心弦、引起共鳴。兩岸本就是一家。這並不是口號式的宣傳用語,而是道出了歷史事實。臺灣自古就是中國領土,2300萬台灣同胞中98%是漢族,他們大多來自福建的漳州、泉州和廣東的梅縣、潮州;其餘2%是高山族,他們同13億大陸同胞一樣,都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部分。臺灣同胞同大陸同胞無論從血緣上、文化上、社會關係上、經濟來往上都密不可分。

  由於歷史和政治的原因,1949年以來大陸和臺灣儘管尚未統一,但這不是中國領土和主權的分裂,而是兩岸的歷史遺留問題,並沒有改變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而島內多年來的民調都顯示,臺灣逾80%人認為自己屬於中華民族。月初福建湄洲媽祖金身赴臺巡安,所到之處人山人海、水泄不通。這足以證明中華文化和風俗習慣早已根植臺灣民眾心中。

  “兩岸一家親”的理念也是希望兩岸同胞要將心比心、推己及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理解臺灣同胞因特殊歷史遭遇和不同社會環境而形成的心態,尊重臺灣同胞自己選擇的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願意用真誠、善意、親情拉近兩岸同胞的心理距離。

  古語雲“人之相知,貴相知心”。兩岸交流,歸根到底是人與人的交流,最珍貴的是兩岸同胞心與心的溝通。只要秉持“兩岸一家親”的理念,以誠相待,彼此交心,就能消除各種疑慮和誤解,增進對中華文化和中華民族的認同,攜手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責任編輯:王鑫]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