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命運共體又上新臺階

時間:2015-12-08 09:44   來源:中國網

  習近平主席同50位非洲國家的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和代表團團長以及非盟委員會主席祖馬出席中非論談峰會開幕式。習近平主席發表致辭,全面闡述中國發展對非關係的政策理念,宣佈未來一段時期中非合作重要舉措,提出把中非關係提升為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攜手邁向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新時代。

  中非合作源遠流長

  長期以來,中非始終風雨同舟、相互支援。在非洲人民進行反對殖民統治爭取民族獨立解放的鬥爭中,中國人民堅決與非洲人民站在一起,毛澤東主席曾提出了堅決支援亞非拉地區的民族解放運動,把交朋友的重點放在亞非拉,團結亞非拉國家和人民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的戰略思想,併發表了堅決支援安哥拉人民解放鬥爭的文章。毛澤東主席多次對亞非拉的朋友説:“中國人民把亞洲、非洲、拉丁美洲人民的反帝國主義鬥爭的勝利看作是自己的勝利,並對他們的一切反帝國主義、反殖民主義的鬥爭給以熱烈的同情和支援。” 強調“已經獲得革命勝利的人民,應該援助正在爭取解放的人民的鬥爭”,“先獨立的國家有義務幫助後獨立的國家”。他還説:“所有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國家要我們助一臂之力,我們都是願意的。”在毛澤東的領導下,新中國始終積極支援廣大亞非拉國家的民族解放鬥爭。中國堅決支援埃及收復蘇伊士運河、抗擊英法武裝侵略的鬥爭。支援阿爾及利亞人民爭取民族獨立的鬥爭是中國支援非洲民族解放鬥爭。中國堅定不移地支援安哥拉、幾內亞比索、莫三比克、辛巴威、奈米比亞等國把武裝鬥爭進行到底。中國無償援助非洲解放運動的武器援助佔非洲獲得域外武器的75%。

  20世紀60年代,中國先後與13個非洲國家簽訂了經濟技術合作協定;70年代,中國又同31個國家簽訂了同類協定。自1963年起,中國還向50多個國家派出了醫療隊,累計派出醫務人員1萬多名。中國援建的坦讚鐵路和非盟會議中心成為中非友誼的豐碑。中國政府和人民在援非抗擊埃博拉行動中率先行動,引領國際社會援非抗疫,詮釋了中非患難與共的兄弟情誼。非洲國家無私支援中國重返聯合國,在中國汶川、玉樹等地發生嚴重地震災害後踴躍向中方捐款,中國人民對此銘記在心。

  中非友好歷久彌堅、永葆活力,其根本原因就在於雙方始終堅持平等相待、真誠友好、合作共贏、共同發展。中非永遠是好朋友、好夥伴、好兄弟。

  共建中非命運共同體

  習近平主席強調,中非歷來是命運共同體,共同的歷史遭遇、共同的奮鬥歷程,讓中非人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長期以來,中非始終風雨同舟、相互支援,中非友好歷久彌堅,永葆活力,根本原因就在於雙方始終堅持平等相待、真誠友好、合作共贏、共同發展。

  中國用“命運共同體”這一概念表達了自身追求和平發展的願望與為世界福祉貢獻自己力量的決心。習近平主席曾在不同場合六十多次提及“命運共同體”,並指出命運共同體中的國家應“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合作共贏、共同發展”,最終達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諧狀態。

  中非關係發展的六十年間,中國對於非洲無論在政治、經濟、民生等方面都給予了巨大的支援和幫助。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連續四次向中非論壇發來視頻致辭表示祝賀。他表示完全支援中國的政府及民間組織為實現非洲人民的願望所做的努力。

  當前中非都肩負發展國家、改善民生的使命,中非合作發展迎來難得的歷史性機遇。我們要把中非傳統友好優勢轉化為促進團結、合作、發展的動力,為中非人民創造更多實實在在的成果,為推動世界更加均衡、公平、包容發展,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作出更大貢獻。

  中方將秉持真實、親誠對非政策理念和正確義利觀,把中非戰略夥伴關係提升為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同非洲朋友攜手邁向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新時代。

  中非要堅持政治上平等互信。要尊重各自選擇的發展道路,在事關雙方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問題上堅持相互理解、相互支援。中方始終主張,非洲是非洲人的非洲,非洲的事情應該由非洲人説了算;要堅持經濟上合作共贏。要充分發揮中非政治互信和經濟互補優勢,以産能合作、三網一化為抓手,全面深化中非各領域合作,讓中非人民共用雙方合作發展成果。要堅持文明上交流互鑒;要加強青年、婦女、智庫、媒體、高校等各界人員往來,促進文化融通、政策貫通、人心相通,讓中非人民世代友好;要堅持安全上守望相助。中方支援非洲人以非洲方式解決非洲問題,願積極參與非洲加強維護和平安全能力建設,支援非洲加快發展,消除貧困,實現持久和平;要堅持國際事務中團結協作;要推動全球治理體系向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維護共同利益。中方支援非洲在國際舞臺上發揮更大作用。

  攜手構建“中、非夢”

  自中非論談創辦15年來,通過一系列計劃和友好夥伴活動,為增進中非友好、促進務實合作、推進世界和平發揮了積極而獨特的作用,日益成為中非人民心靈溝通的橋梁和分享發展經驗的平臺。

  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在曲折中繼續發展,資訊化浪潮、大數據時代紛至遝來為中非的合作發展展現出前所未有的良機。當前,非洲人民制定了《2063年議程》,規劃了“聯合自強,發展振興”的“非洲夢”;中國人民也正在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非洲各國元首對“中國夢”十分理解和支援,他們感覺到習近平主席談到的“中國夢”不僅是為中國人的福祉,也是為全世界人民的福祉而規劃的雄偉藍圖。“發展和有尊嚴地活著,既是全世界人民的夢想,也是‘非洲夢’。近年來,中非合作領域在各層次不斷擴展和提升,合作程度不斷加深,經貿往來日益頻繁,政府間關係不斷升溫。

  在攜手走向“中國夢”和“非洲夢”的過程中,我們共同應對全球治理、聯合國改革、氣候變化、糧食安全、減貧、發展、性別平等這些重大全球性議題,都與人民福祉密不可分。中非應加強溝通、協調立場、相互支援、配合行動,一道在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規則制定等方面,增加發展中國家在全球治理體系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中國和非洲的人口加起來有24億,沒有中國和非洲的和平發展,就沒有世界的繁榮穩定。“中國夢”和“非洲夢”相互交融、共生共贏。

  中非在國際事務中相互支援配合,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問題上相互理解和支援,維護了發展中國家的共同利益;經貿領域,中國連續6年成為非洲第一大貿易夥伴。2014年中非貿易額2200億美元,是2000年中非合作論壇啟動時的22倍。中國對非投資存量超過300億美元,是2000年論壇啟動時的60倍,近年年均增速保持在20%以上。

  中國致力於幫助非洲破解基礎設施滯後和人才不足兩大制約發展的瓶頸問題。截至2015年9月,中國通過援助和融資在非洲已建和在建鐵路5675公里、公路4507公里。中國援助和融資建設的各類學校200多所,中國政府每學年向非洲提供7000多個政府獎學金名額,每年舉辦100多個面向非洲的多邊和雙邊技術管理培訓班和高官研修班。

  為推進中非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建設,中方願在未來3年同非盟重點實施“十大合作計劃”,即中非工業化合作計劃、農業現代化合作計劃、基礎設施合作計劃、金融合作計劃、綠色發展合作計劃、貿易和投資便利化合作計劃、減貧惠民合作計劃、公共衛生合作計劃、人文合作計劃、和平與安全合作計劃,著力支援非洲加快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實現自主可持續發展。

  積極支援中非工業化合作計劃。中方將積極推進中非産業對接和産能合作,鼓勵支援中國企業赴非洲投資興業,合作新建或升級一批工業園區,向非洲國家派遣政府高級專家顧問。設立一批區域職業教育中心和若干能力建設學院,為非洲培訓20萬名職業技術人才,提供4萬個來華培訓名額。

  在農業現代化領域,合作計劃包括中方將轉讓農業適用技術,鼓勵中國企業在非洲開展大規模種植、畜牧養殖、糧食倉儲和加工,增加當地就業和農民收入。中方高度重視關注非洲多個國家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致糧食欠收國家提供10億元人民幣緊急糧食援助。

  在基礎設施合作計劃中,中國企業將積極參與非洲鐵路、公路、區域航空、港口、電力、電信等基礎設施建設;支援非洲國家建設五所交通大學。

  在公共衛生合作計劃中,中方將參與非洲疾控中心等公共衛生防控體系和能力建設;支援中非各20所醫院開展示範合作,加強專業科室建設,繼續派遣醫療隊員、開展“光明行”、婦幼保健在內的醫療援助,鼓勵支援中國企業赴非洲開展藥品本地化生産。

  在安全合作方面,中方將向非盟提供6000萬美元無償援助,支援非洲常備軍和危機應對快速反應部隊建設和運作。中方將繼續參與聯合國在非洲維和行動;支援非洲國家加強國防、反恐、防暴、海關監管、移民管控等方面能力建設。

  為確保“十大合作計劃”順利實施,中方決定提供總額600億美元的資金支援,包括:提供50億美元的無償援助和無息貸款;提供350億美元的優惠性質貸款及出口信貸額度,並提高優惠貸款優惠度;為中非發展基金和非洲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貸款各增資50億美元;設立首批資金100億美元的“中非産能合作基金”。

  “一帶一路”建設給非洲大陸帶來了機遇。當前非洲各國普遍期待加快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致力於實現經濟獨立和自主可持續發展。中國經過30多年改革開放和快速發展已形成大量優勢産業和産能,具備同非洲國家在優勢互補基礎上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的條件。中非合作發展互有需要、互有優勢、互為機遇,非洲大陸將成為“一帶一路”的重要落腳點。

  中非各領域務實合作成果豐碩,非盟各國領導人高度讚賞中非深化合作的重要舉措,願同中方攜手並肩、闊步前行,匯聚起中非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共同開啟中非合作共贏、共同發展、更加光明的新時代。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