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國”發跡的黑金鏈

時間:2015-12-08 09:39   來源:北京青年報

  大量媒體報道和證據顯示,在極端組織“伊斯蘭國”近年來突然發跡和大肆擴張的背後,石油一直髮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憑藉在敘利亞和伊拉克搶佔的多個油田,“伊斯蘭國”不僅獲得數以億計的黑金收入,成為所謂“最有錢的恐怖組織”,而且還把手中的石油資源作為重要戰略籌碼,與敵人交易和加強對佔領地區的控制。

  根據媒體和政府官員披露出來的內容,“伊斯蘭國”對於所控制的石油資源尤為重視,招募了專門的技術和管理人才,實行頗為專業和精細的管理,甚至根據不同地區的需求進行差異化定價,從而獲得最大利潤。

  當前,美國、俄羅斯、英國等國家已加大轟炸“伊斯蘭國”控制的石油設施和用於走私石油的卡車,但想要完全斬斷其石油黑金鏈仍面臨很大挑戰。

  搶佔油田 快速斂財

  每年走私石油獲利5億美元

  “伊斯蘭國”的前身組織早在數年前就看中石油資源,視其為維持生存和發展壯大的關鍵。2013年,“伊斯蘭國”撤出了敘利亞西北部控制地區,因為當地雖然戰略位置重要卻沒有油田。很快,這一組織在敘利亞東部産油區奪得一個據點,並以此為橋頭堡侵佔敘利亞整個東部地區。

  2014年,“伊斯蘭國”在向伊拉克北部地區推進和佔領伊北部城市摩蘇爾的過程中,搶佔了位於伊拉克基爾庫克省的“阿吉勒”油田和“阿拉”油田。當地人説,在佔領當天,“伊斯蘭國”工程人員就開進油田,立即開始開採與走私石油。

  基爾庫克附近哈維賈鎮一位部落長老描述稱,“伊斯蘭國”有備而來,擁有專門負責金融和技術的人士,數以百計的卡車從基爾庫克和摩蘇爾開來走私石油,每天平均裝運150輛卡車,每輛所裝石油價值1萬美元。

  今年4月,伊拉克軍隊從“伊斯蘭國”手中收復這些油田,但據估計後者在短短10個月的佔領期內已經攫取了大約4.5億美元。

  位於敘利亞東部的奧馬爾油田是“伊斯蘭國”控制的至少9個油田之一。英國《金融時報》今年10月中旬報道,雖然有戰機在頭頂飛過,但當地石油走私生意非常猖獗,趕來裝油的卡車隊伍長達6公里,一些走私商甚至要等上一個月。“伊斯蘭國”成員負責登記這些卡車的資訊,比如車牌號和載重量,然後發放排隊號碼。這些走私商在得到石油後,或者運到當地煉油廠,或者加價賣給中間商,運到更遠的敘利亞西部阿勒頗和伊德利卜地區。

  報道稱,當前,“伊斯蘭國”組織在所控制地區據估計每天開採3.4萬至4萬桶石油,每桶售價20至40美元,每天平均獲利150萬美元。美國財政部最近也根據情報推算,“伊斯蘭國”每年僅通過走私石油就獲利5億美元。

  嚴格控制 專業管理

  準確記錄各個油井收入支出

  鋻於石油資源的重要性,“伊斯蘭國”組織還建立了一整套嚴密和專業的管理體系,看起來像在模倣一家國有石油公司的運營模式。

  在所控制的地區,“伊斯蘭國”一般實行分權管理,在各個地區設立“長官”,但石油卻直接掌握在這一組織的領導層手中。

  “伊斯蘭國”組織經常開出高薪,從當地和海外招聘石油行業的熟練工人,包括工程師、培訓人員和管理人員。這一組織頭目阿布貝克爾巴格達迪去年在攻陷摩蘇爾後曾經發表講話,蠱惑工程師、醫生和其他技術人才入夥。

  此外,“伊斯蘭國”還組織專業人員檢查油田,監控石油開採情況,並任命所謂的“石油埃米爾”,運營一些最關鍵的石油設施。

  今年5月,美軍特種部隊罕見地在敘利亞東部展開行動,打死了“伊斯蘭國”組織的“石油埃米爾”阿布賽義夫。根據美國和歐洲情報官員透露的消息,美軍特種部隊在行動中搜繳了大量關於“伊斯蘭國”石油交易的高價值文件。

  這些文件顯示,“伊斯蘭國”組織對石油資源進行精細化管理,準確記錄各個油井的收入和各項支出。在向外銷售石油時,它還根據不同地區的需求量進行差異化定價,從而獲得最大利潤。

  “伊斯蘭國”內部的秘密警察負責監控各個油井的運作,確保石油收入不會外流或被挪用,否則將施加嚴厲的懲罰。

  壟斷生産 當地銷售

  摧毀産油設施美國猶豫不決

  對於“伊斯蘭國”借助賣油發跡,包括美國在內的許多國家早就心知肚明,一些官員和學者也建言轟炸相關石油設施,以及斬斷走私渠道。

  俄羅斯國防部副部長安東諾夫2日説,有證據表明,“伊斯蘭國”在敘利亞和伊拉克境內非法所得石油的主要買家是土耳其。從“伊斯蘭國”控制區運入土境內的石油一部分銷往土本國市場,另一部分通過海運銷往其他國家。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當天回應稱,無人有權“誹謗”土耳其從“伊斯蘭國”購買石油。

  在所控制的大片地區,“伊斯蘭國”組織事實上壟斷了當地石油生産,成為唯一的石油供貨商。因此,這一組織開採的石油即便不走私到其他國家,在敘利亞和伊拉克當地仍很有市場。

  這些石油除用於“伊斯蘭國”控制地區外,甚至被賣到與其交戰的地區,如敘利亞反對派控制的北部地區。當地醫院、商店、汽車等都依賴“伊斯蘭國”所産石油。

  敘利亞阿勒頗一名反對派指揮官自稱從“伊斯蘭國”控制地區購買柴油,雖然他所在的組織正在與其作戰。“我們沒有其他選擇……沒有其他人給我們燃油,”他説。

  因此,如果“伊斯蘭國”控制地區的石油生産完全遭到摧毀或癱瘓,當地約1000萬平民和西方國家支援的一些當地勢力將受到波及。此外,對於參與走私石油的貿易商和中間商是否為合法的轟炸目標,一些國家意見也不統一。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起先對於轟炸“伊斯蘭國”石油設施並不積極。截至今年10月中旬的統計數據顯示,自2014年8月以來,由美國領導的國際聯盟對“伊斯蘭國”目標實施1.06萬起轟炸,但只有196起針對其石油設施。

  然而,鋻於形勢所迫,美國、俄羅斯等國自11月以來加大轟炸“伊斯蘭國”控制的石油設施和用於走私石油的卡車,希望在一定程度上打擊其黑金收入。

  此外,美國財政部已經宣佈將制裁和打擊任何與“伊斯蘭國”進行石油走私的人或公司,包括中間商、貿易商、煉油公司等。美方還將與伊拉克、土耳其等地區國家合作,打擊“伊斯蘭國”地下走私網路,使得其無法將石油資源售出變現。

  今年11月,美國財政部宣佈制裁一名敘利亞商人,此人據稱在“伊斯蘭國”和敘利亞政府之間的石油交易中充當中間商。文/張偉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