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和普京叫板,埃爾多安到底有多牛?

時間:2015-12-04 16:13   來源:新京報

  敢於賭上自己總統職位的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和普京一樣,他也是一個公認的強人,已經在土耳其執政12年以上,政績卓著,廣受愛戴。

  12月1日,在巴黎的氣候峰會上,普京剛義正詞嚴地指責土耳其向IS購買石油,埃爾多安就向普京發出挑戰,宣稱如若指控得到證實,他會辭去總統一職,並反問普京:“你是否要留任?”每個人都看出來了,普京這次是遇到了硬骨頭和真對手。

  土耳其擊落俄羅斯戰機後堅持不道歉,導致俄土兩國關係緊張。儘管普京採取了轟炸土耳其支援的敘利亞反對派、經濟制裁等反制措施,但這和人們想像中的“以牙還牙”還是有很大距離的。普京的克制,有忌憚土耳其是北約成員國的考慮,有俄羅斯經濟全面衰退的力不從心,更大的原因在於,土耳其是中東大國。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和普京一樣,他也是一個公認的強人,已經在土耳其執政12年以上,政績卓著,廣受愛戴。

  埃爾多安的強勢,也是其來有自。在擔任總理和總統期間,他至少在三個方面有重大政績,而這些政績已經改變了土耳其的面貌——

  首先,埃爾多安提振了土耳其的經濟。土耳其在1999年和2001年連續經歷了兩次經濟危機,通貨膨脹率接近40%,大量資本外逃。無奈之下,土耳其被迫接受了國際貨幣基金條件苛刻的救助和緊縮方案。埃爾多安擔任總理後,土耳其的通貨膨脹率被控制在5%左右,GDP年平均增長率達到7.3%,從2003到2014年,土耳其每人平均GDP從2500美元飆升到10569美。繼金磚四國之後,土耳其先後位列“薄荷四國”、“迷霧四國”、“金鑽11國”之列,受到國際市場的普遍青睞。

  第二,埃爾多安穩定了土耳其政局。自1923年獨立以來,土耳其政局跌宕起伏。在國父凱末爾在世的十餘年間,土耳其在其威權主義魅力的引領下實行了黨政合一的政體結構。1938年凱末爾去世後,大小黨派如雨後春筍般紛紛建立。由於政黨林立,加上軍事政變頻繁,埃爾多安自2003年當選以來,因為其作風強硬、政績卓著、民望高企,此前動輒發動政變、一直扮演土耳其政壇“監國者”角色的軍方被馴服,土耳其完成了從軍事威權政治向伊斯蘭政黨主導的現代民主政治的過渡。

  第三,埃爾多安的個人魅力提升了土耳其的國際地位。2009年1月,在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因和以色列總統佩雷斯就加沙問題發生激烈爭辯,埃爾多安中途退場,他因此成了阿拉伯世界的英雄。他還多次明確對美國説不,拒絕美國借道土耳其對伊拉克展開軍事行動。2010年,美國馬利蘭大學在伊斯蘭國家進行的一次問卷調查顯示,埃爾多安是最受尊敬的伊斯蘭國家領導人。

  正是因為這些貢獻,儘管因為作風強硬並牽涉到貪腐醜聞,土耳其人對埃爾多安並不是沒有怨言,但關鍵時候,他們還是選擇站在他這一邊。2014年8月10日,土耳其舉行史上第一次總統全民直選,儘管此前因為首都一個公園的改建問題聲望大跌,埃爾多安仍以52%的多數票當選;2015年6月的議會選舉,正義與發展黨本來沒有獲得多數,但由於其他黨組閣失敗,選舉在11月初重新舉行,結果正義與發展黨再次大獲全勝,在新議會中取得穩定多數。此次他敢於和普京賭上自己的總統職位,也充分説明瞭他的自信——民需要我,即便辭職,下次我還能選上。(趙靈敏)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