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槍擊案暴露美國國土安全漏洞

時間:2015-12-04 16:18   來源:廣州日報

  12月2日,美國加州聖貝納迪諾的一家殘疾人中心發生槍擊事件,已造成多人傷亡,這是美國近3年來最嚴重的槍擊案。由於巴黎恐怖襲擊留給人們的恐慌仍在持續,這一事件的發生很容易被外界猜測為美國遭受的又一次恐怖襲擊,而美國聯邦調查局也一直沒有排除這一可能性。雖然事件的最終定性尚不清楚,但這一悲劇事件的發生再次把美國國土安全的漏洞展示於世人面前。

  一方面,美國龐大的反恐情報網路缺乏對“獨狼式”恐怖行為的應對能力。911之後,美國建立了全球最大的反恐情報網路,對“外來者”實施更嚴格的背景調查和監控,以《美國愛國者法案》為基礎,美國國家安全局通過監聽全美的通訊“及時辨別恐怖分子,消除恐怖威脅”,該系統在應對國外恐怖組織再次對美國本土發動襲擊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但社交媒體的進一步發展,個體通過網路參與國際恐怖主義活動,卻令人防不勝防。2013年的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及加州的這一慘劇表明,美國龐大的反恐情報系統並不能消除“獨狼式”恐怖襲擊的隱患,確保美國國土安全“萬無一失”。

  另一方面,美國鬆懈的槍支管控環境為槍擊事件的氾濫提供了土壤。在美國,憲法賦予了公民擁有槍支“進行自衛”的權利,《洛杉磯時報》最近一份調查顯示,每100名美國公民平均擁有槍支88.8支。其中,不少槍支的功能遠遠超出“自衛”的範疇,此次加州槍擊案中嫌犯使用的AK47便是一例。槍支氾濫使利用槍支進行犯罪活動“輕而易舉”,也增大了暴力犯罪的幾率,更增大了極端主義分子利用槍支進行恐怖活動的風險,對美國國內的社會安全構成嚴峻挑戰。根據《華盛頓郵報》報道,過去50年全球發生的25起槍擊大案中,有15起在美國。奧巴馬政府反覆呼籲控槍,卻在強大的國內利益集團壓力下一拖再拖,此次事件再次給美國控槍敲響了警鐘,事件發生後,奧巴馬迅速做出回應,稱此次事件是“罕見的、不同尋常的”,“需要採取措施使美國人更安全”,他再次呼籲通過“常識性槍支安全法”,敦促國會議員通過一項法律,以禁止在“禁飛名單”上的人合法購買槍支。此次事件能否成為美國“亡羊補牢”,修補國土安全漏洞的契機?讓我們拭目以待。(董春嶺)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