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稱世界上最富有人群碳排放量佔全球五成

時間:2015-12-03 13:16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巴黎12月2日電(記者張曉茹 唐志強 張雪飛)巴黎氣候變化大會期間,慈善組織樂施會2日發表報告説,世界上最富裕的10%人口製造了全球約一半的碳排放量,最貧困的35億人的碳排放量僅佔一成。

  這份題為《碳排放極度不平等》的報告對多個國家富裕人群和貧困人群的生活消費碳排放量進行評估,闡述了全球、國家間及國家內不同層面碳排放責任不平等的程度,並呼籲發達經濟體帶頭減排。報告還發現,全球最富裕的1%人口的每人平均碳排放量是最貧困的10%人口的175倍。

  該報告顯示,印度最貧困的50%人口的每人平均碳排放量僅為美國最貧困的50%人口每人平均碳排放量的二十分之一,中國最貧困的50%人口(約6億人)産生的碳排放總量僅為美國最富裕的10%人口(約3000萬人)碳排放總量的三分之一。

  樂施會巴黎氣候變化大會發言人王彬彬説:“氣候變化和經濟不平等是密切相關的。巴黎談判必須引領和構建全人類共同的經濟發展,不能只考慮最富裕和高碳排人群,同時要關注排放責任最小、對氣候變化最脆弱的貧困人群。”

  報告還指出,發展中國家生産的大部分商品是提供給其他國家人口消費和使用的,這意味著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人口的生活消費碳排放量遠低於發達國家人口。

  樂施會表示,這份報告有助於打破“處於快速發展的發展中國家應該對氣候變化承擔主要責任”的不實説法。長期以來,一些發達經濟體試圖以總排放量而不是每人平均排放量為藉口,逃避主要減排義務。但發展中經濟體及《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認定,應遵循“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發達經濟體必須率先減排,並向發展中經濟體提供資金技術支援以及承認發展中經濟體有消除貧困、發展經濟的優先需要。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